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猫杯状病毒是猫科动物的一种重要病原,也能够作为研究诺如病毒的替代模型此种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对猫及其他猫科动物如虎、豹等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现如今医学对猫杯状病毒的检测主要依靠实验室手段,并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且现有的疫苗不能对猫杯状病毒所有毒株产生免疫保护。论文预计就现实中动物感染病例联系猫杯状病毒及其疾病的诊疗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该病毒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前, FCV疫苗主要有两种 弱毒苗和灭活苗。弱毒苗多采用鼻内接种的方式,诱导产生粘膜免疫, 能迅速产生免疫原性。由于灭活苗接种部位有刺激反应 , 会出现肉瘤 , 所以 ,鼻内接种弱毒苗的方式比较普遍, 但只允许用于 12 周龄的幼猫。此外, 由于母源抗体的影响 ,并非所有的 12 周龄的幼猫都能对免疫接种产生免疫应答。例如某些幼猫需要克服持续的母源抗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推迟免疫接种的时间。因此定期进行免疫监测,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疫苗免疫失败的问题主要出在 FCV毒株抗原的变异性上 ,这意味着没有疫苗能中和所有的病毒分离株, 而且已经出现了某些疫苗彻底失效的问题[28]。另外 ,少数已免疫的动物仍然存在无临床症状的带毒排毒现象 ,这对该病的防控无疑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有疫苗株引发疾病爆发的报道。为了尝试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 , 2005 年法国的 Poulet[29]构建了 FCV的双价苗 ,免疫动物后进行异源性毒株的攻毒试验, 得到了良好的临床保护效果 , 并有效地减少了病毒脱毒现象。这说明,未来的疫苗研制方向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高疫苗的交叉反应性 , 尽可能地提高疫苗的交叉保护率, 减少疫苗株引起爆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改善已有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 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免疫后的脱毒现象, 预防或阻止已免疫的动物成为带毒排毒的携带者。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尽管肉食动物如老虎等生病较少,耐受力较强,但因猫杯状病毒在猫科动物中具有强感染力,虎对猫杯状病毒也有易感性。
红山森林动物园及其他动物园发现多例虎疑似感染猫杯状病毒的病例,故结合实际病例研究虎感染猫杯状病毒情况下的最佳治疗方案。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实验方案见附件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
1.本文系统的总结从某动物园转移引入的东北虎疑似感染猫杯状病毒的诊断与治疗及其愈合情况,为后续进一步从感染虎中分离鉴定猫杯状病毒奠定实践基础。
2.本文详细分析病情的发展与治疗,是此后此类猫杯状病毒的诊治的实用的资料记载,按图索骥,有效的保留了园内猫科猛兽的经济价值、繁殖价值。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东北虎出现了诸如流涎、嗜睡、口腔溃疡和精神状态萎靡等临床症状后,初步判定所得是猫杯状病毒感染。采血作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抗体水平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的手段确诊所患疾病是猫杯状病毒感染。
1.口腔溃疡处3%硼酸清洗,上碘甘油
2.采取支持治疗,注射维生素、葡萄糖盐水补充营养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