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管薪酬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也是解决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
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能够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水平,最大化地提高投资效益。
作为引导公司正常运行和发展的核心人员,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主要掌控着整个企业的有利资源和经济命脉,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有效利用薪酬激励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层及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激励其主动高效地完成任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效应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有助于管理层人员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的建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基本的研究的内容和背景意义做相关分析,第二部分对相关的民营公司所应用的薪酬制度的相关理论作探讨,第三部分运用相关实证研究作为重要依据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薪酬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具体研究并提出改善方案。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拟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和实证方法的基础上,分析高管薪酬激励的理论机制,加入新的相关中介变量,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和创新。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点:一、对前人研究忽略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与研究相关性最强的因素作为新的中间变量。二、更加注重高管薪酬长期激励效应,对高管薪酬与未来绩效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三、全面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环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相关数据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公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已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Jensen(1990)通过对40家美国采掘业公司10年相关数据分析,认为公司业绩与经营者报酬之间呈现出微弱相关性。Victoria和Krivogorshy(2006)以87家欧洲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而后随着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研究方法也有所改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Duru , Augustine I和Iyengar , Raghavan J(2001)通过对业绩指标和CEO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为正相关。
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国内有关研究起步较晚,在2000年后才开始涌现,研究发现中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变化与国外学者研究结果相似。谌新民和刘善敏(2003)通过对2001年在主板上市的1036家公司进行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性较弱。邹新月和李茂卿(2012)认为二者不存在显著关系。然而,吴淑琨(2002)认为股权集中度、内部控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性倒U型关系[15]。张俊瑞,赵进文(2003)、树友林(2012)等学者均认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通过国内外学者所做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结论中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由早期的不存在或较弱逐渐演变为显著相关,不过后期的实证研究仍未得出一致结论,犹待进一步探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1月-2022年1月 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2. 2022年2-3月撰写提纲及收集材料;
3. 2022年4月1日-4月20日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按照南京财经大学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撰写论文的初稿;
5. 参考文献
[1]Jensen M.C.K.J. Murphy. Performance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 [J]. Journal Political Economy, 1990 ,(2):225-26.
[2]Canyon Martin J, Schwa Bach Joachim. Executive compensation,The UK and Germany~Long
Range Planning [J], 2001,(4):504-52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