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用脚投票”,这个源于股市的专业词汇,变成了时下农民工就业择业时的新特征。从“被选择”到“选择”,农民工开始有了“用脚投票”的机会。随着时代发展,打工者的利益诉求已经发生变化。湖北省总工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当前55.8%的打工者对于自己的薪酬、工作强度等问题表示担忧;52.1%的打工者认为自己常年拿着低工资,工资增长明显落后经济增长速度;41.8%的打工者认为,未来5年自己的社会地位“基本不会有变化”。同时,城市“新二元结构”阻碍农民工“融城”梦想的实现,导致眼下新生代农民工高流动性突出,短工化趋势明显。这些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中西部民工回流产生叠加效应,催生了“用脚投票”。农民工为了提高工资待遇总是在各个城市流动,那么驱使他们流动的原因是什么呢?自斯密以来,主流经济学一直以“经济人”假设———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即理性的个体对于能促进自身利益的任何选择方案都是予以接受的。
过去的几十年中,很多学者试图回答 “农民工为什么离职”和 “什么因素促使农民工留在组织中” 等问题,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对于农民工突发性停工、农民工工作流动依据这种最近才出现的现象,还缺乏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解释。选择“农民工‘用脚投票’的工资溢价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这个选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农民工为什么突发性停工?农民工频繁换工作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农民工“用脚投票”的考量因素都有哪些?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理解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以及促使他们流动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等驱动因素都有重要意义,以便更好地指导和管理新时代农民工群体。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一是,测量农民工就业中的“用脚投票”行为。根据本文的定义,“用脚投票”是指农民工选择或变动工作地点,从而在城市间流动。 二是,检验农民工“用脚投票”的经济效应,考察农民工能否通过城市流动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 (2)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依据研究目标,本文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构建计量模型,精确估计“用脚投票”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效应,检验是否存在工资溢价以及发生工资溢价的作用机制。由于流动是农民工自身的决策行为,存在较大的内生性,这是本文需要着重处理的问题。
(3)写作提纲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与研究背景、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指明本文的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二、数据、模型与变量选择。介绍本文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以及样本基本情况,建立计量模型,确定模型中的变量。 三、“用脚投票”影响工资水平的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农民工流动就业对工资的影响结果,探讨流动就业能否带来工资溢价。 四、“用脚投票”的作用机制分析。讨论农民工流动就业影响工资水平的作用方式与路径。 五、结论与讨论。总结文章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由于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群体,国外并未有学者对农民工政策进行专门研究。在就业政策方面国外没有相关研究,国外进行的相关领域研究主要是分别从土地政策层面、户籍政策层面、社会保障政策层面进行的,在此可以借鉴。国外学者在土地政策层面的相关研究。一些学者从土地分配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角度进行了分析。Bravo-Ureta 等 (1996) 的研究结果显示:土地改革及分配政策可能导致土地资源过分集中,迫使土地较少或无地农户必须转移以获取经济收入。VanWey(2003,2005) 和 Quinn(2006)的研究表明农户土地相对贫困度越高,劳动力转移概率越大而 Yao(2001) 研究则指出土地调整越频繁、分配越平均,就越利于劳动力转移。 一些学者在土地流转上进行了研究。Haberfeld 等 (1999) 指出:印度不完全的土地产权制度阻碍了农户间的土地流转,迫使农民季节性向城镇和工业转移。Yang(1997) 认为中国农户拥有的土地产权不完整,迫使农民倾向于通过农业兼业方式转移。另外,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可促进农民实现城镇永久性转移。Rozelle 等(1999) 和 Kung(2002) 认为加强中国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建设,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国外户籍制度层面主要相关研究。 国外有一些学者从中国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力流动与就业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了研究。ZhigangLu(2006) 指出户籍制度既影响劳动力就业,也造成农民工与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提出废除户籍制度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有效性和公平性的政策建议。Peter 和 Shang(2001) 认为中国户籍制度致使城乡分割,这阻碍城乡间人口的流动与就业。Wang 和 Zuo(1999) 等认为农民工因没有城市本地户口,在就业岗位、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等方面与城市本地居民存在很大差距,这影响其平等 就 业 。XiaogangWu 和 D.J.Treinman(2004) 指出乡城户口流动性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教育、党员和军事服务。Chan,Zhang 和 Yanget al.(1999)提出户籍制度松动使城市用工制度也逐渐放宽,这促进了农民工在城市各种产业部门就业。 (2) 国内相关研究 农民工就业政策层面主要相关研究。一些学者从就业歧视角度对就业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邓鸿勋、陆百甫、孙立平以及沈君彬等 (2004) 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政策。黄瑞芹(2002)、赵振宇(2002)、蔡的贵(2006)、徐玉龙 (2007) 与袁志刚 (2005) 等认为城市的歧视性就业政策不能实质性地降低城市就业人口失业率,反而可能使大量劳动力流失,地方政府应主要靠市场来调节农民工就业。王静 (2006) 认为,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是因为政府在劳动力市场进行错误的政策干预。 另外一些学者对于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就业政策的建议。唐永进 (2002) 认为,农民工就业制度体系中应提高农民进城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 加强其职业技能培训。王朝明 (2002) 提出农民工应得到制度的就业援助。杨鹏程、陆丽芳等 (2003) 认为政府应对农民工取消针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并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邵霖 (2009) 提出应统一农民工就业管理,加强与农民工输入地的协作,促进其有序流动。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确保农民工就业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实施,加大财政投入,集中政府分散的就业扶持经费,发挥其最大效应。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层面主要相关研究。学者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不足与发展做了分析。郑功成(2002)认为不宜将一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作为确定现实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发点。孙树菡,张思圆(2002)提出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应将农民工纳入其中,且只能适时地分层分类将农民工纳入。周亦乔(2004)认为社会保障管理缺少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的管理机制,这不能适应农民工参保需要,建议消除我国政策中存在的制度歧视,完善立法和相应司法保障措施,同时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袁贵仁 (2008) 主张压缩现有社会保障的规模、程度和水平。周庆国 (2001) 认为公平和效率都应服从于社会福利这一目标,只有公平和效率实现最优组合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华迎放与何平(2006)提出改进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采用文献法,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农民工流动就业以及工资决定机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比较和归纳,了解进城农民工的流动决策,及其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 其次, 基于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流动人口监测调查” 数据, 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建立“用脚投票”影响农民工工资的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工资溢价是否存在。 然后, 分析“用脚投票”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作用方式以及作用路径。 最后,总结文章结论并形成政策建议。 |
5. 参考文献
[1]Jos A.Garca-Arroyo,Amparo Osca Segovia. Occupational accidents in immigrant workersin Spain: the complex role of culture[J]. Safety Science,2019.
[2]欧阳俊,杨正喜.用脚投票:劳资博弈下民工荒一种解释框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02):131-135.
[3]陈鹏程,田旭,何军.市场发育、劳动合同异质性与农民工工资的溢价效应——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9(06):107-11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