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理由
1. 本人曾多次进行普惠金融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曾走访浙江义乌市淘宝村,进行淘宝村融资服务、融资政策等方面的调研,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淘宝村金融服务发展情况,主要负责与村委会、当地企业沟通,对接研究项目落实相关事项。
2. 此外,本人在2019-2020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所主持的项目《创业无限,青春有为—普惠金融背景下金融素养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10327064Y)获得了省级立项,并圆满结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 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传统普惠金融的概念、内容以及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
2. 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居民、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三个角度切入,分析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对这三大主体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数字普惠金融以及传统普惠金融的含义和作用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各位学者关于普惠金融的含义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的认识。例如,陈铃敏、高嘉华(2020),张晓莉(2021),周泽炯、王国庆(2020)等人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深度融合而从传统的普惠金融发展而来的。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普惠金融的作用,各个学者都从不同维度上做了研究。例如,从居民角度出发,李乐(2020)等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居民创业的影响,认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帮助创业者更为顺利的获得资金支持以及推动市场运行制度的完善。封思贤、宋秋韵(2021)等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从区域角度出发,李晓寒(2021)等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金融资源城乡间的双向流动,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张合林、王颜颜(2021)等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业高质量的发展。王英姿(2020)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另外,Maladonado、Gonzalez(2008)和Ligon、Schechter(2003)等学者还从社会学角度说明了普惠金融与教育的关系。张晓莉(2021)从居民、中小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的三方视角分别探讨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发展提供参考。本选题综合各个研究角度,从居民、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三大主体出发,把各位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新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阅读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报告,我们可以获知目前关于普惠金融的讨论, 以及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依赖于传统金融的产品和服务等,没有充分考虑到数字金融及其带来的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便捷的触达能力等。因此,如何科学全面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也是一个难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论文选题和文献检索阶段(2022年11月15日-2022年11月30日):收集、阅读、分析资料和文献,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框架构思。
2.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阶段(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11日):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
3.论文初稿撰写阶段及中期检查(2022年12月12日-2022年3月15日):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评阅。
5. 参考文献
[1]陈铃敏,高嘉华.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44-46.
[2]张晓莉.浅析我国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01):96-98.
[3]周泽炯,王国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11):72-7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