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在探讨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时候,“人口红利”的影响往往被认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人口红利”也因此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联系在了一起。中国在1965-1970年间“人口红利”已显现,并且创造积累了国民经济基础。2000年以后更多地感受到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严重困扰着经济的增长。10年间,切实感受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即为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面对人口红利的衰减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该类型企业要积极做出应对,并在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上寻求新的突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人口红利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供给上。从劳动供给来看,我国目前已经不再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最丰富的时期,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人口红利将趋于消失,从而导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
2.人口红利衰退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力减少,这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面对这样的冲击,企业只有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在减少影响的基础上力求更进一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大致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文献是从人口红利带来的社会影响方面深入分析人口红利衰减对企业发展的利弊;第二类文献是从经济角度,当面临人口红利衰退时,结合供给结构论述对生产领域的影响;第三类文献涉及对当下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包含多方面影响因素,着重选取了有关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的分析结论对本文的论证结构加以支持。
从国内外文献比较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以及多方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有大部分比我国更早面临人口红利衰减的问题,包括日本在内的诸多国家在人口红利衰,劳动力急剧下降爆发之后,大多呈现出经济衰退的现象。各国学者对人口红利衰减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这一课题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国的人口红利阶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几年来面对人口红利衰减的问题也有诸多实证的分析与思考。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拟订提纲。通过学校图书馆书籍、电子网络、杂志以及硕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出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至3月,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谭静,陈盼佳.人口红利转变与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J].城乡规划,2018,2:009.
[2]董香书, 肖翔.人口红利演变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9.
[3]都阳.正确理解中国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J].人民论坛,2019,17.
[4]郭敏.中国劳动力供给转型探究——从人口红利到劳动参与率[J].现代管理科学,2018,01.
[5]宏观经济专题研究课题组.我国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平衡[J].征信,2015,08
[6]胡江霞 ,罗玉龙.人口红利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
[7]金华林.城市化、人口红利与日本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人口学刊,2017,02
[8]郭晗,任保平.人口红利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当代财经,2014,03
[9]齐明珠.人口变化与经济增长:中国与印度的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13,(5):93-101.
[10] 蔡 昉.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J].甘肃社会科学,2013,(1):1-4.
[11]蔡 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 经济学动态,2011,(6):3-7.
[12]杜聪.基于并行设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简析[J].河北企业,2017,02
[13]王晓君.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4,09
[14]刘泽森 . 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14):117-118.
[15]张耀民,李雄英.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经济数学.2018(04)
[16]林主添.中国与法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比较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0)
[17]王钊冀,李香钻.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国政协“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J].中国政协.2018(20)
[18]青连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另一种思路[J].湖湘论坛.2019(01)
[19]孙娜.人口老龄化困境下社会工作的出路探析[J].现代商业.2018(32)
[20]张媛媛.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及相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 (21)
[21]李芳芳. 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9)
[22 FABRIZIO K R.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 search for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09,38(2):255-267.
[23]ALFREDKleinknecht, KEES Van Montfort, ERIKBrouwer. The non-trivial choice betweeninnovation indicators[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mp; New Technology, 2002,11(2):109-121.
[24]BOBILLO A M,SANZ J A R, GAITE F T. Innovation invest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performanceindustrial firms[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6,48(6):867-890.
[25]Naohiro Ogawa. Endof the First Demographic Dividend and Possible Labor Market Response in China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Regions)[J]. China amp; World Economy.2013
[26]Richards KadeonS. TheDemographic Features and Chinese Economic Growth: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Recent Data. [J].2015
[27]ILO. World employmentsocial outlook: trends for youth 2016.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Organization.(2016)
[28]Lee, R., amp;Mason, A. What is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Finance amp; Development, 43(3),16–17.(2006)
[29]Lee, M.,Christianson, H., amp; Bietsch, K. Global employment and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 Population Bulletin, 71(2), 24. (2016)
[30]PopulationReference Bureau. 2017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Reference Bureau. (2017).
[31]Turbat, V. Thedemographic dividend: a potential surplus generated by a demographictransition. In H. Groth amp; J. F. May (Eds.), Africa’s population: in searchof a demographic dividend (pp. 181–195). Cham: Springer. (2017).
[32]Wingate. (2015).Project management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guiding innovation for positiveRamp;D outcomes. Boca Raton: CRC Press.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