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战略决策,从此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实现政策性信贷与商业性信贷分离,以解决国有专业银行#8220;一身兼两任#8221;的问题,并割断政策性贷款与基础货币的直接联系,确保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动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和深化银行业改革。2003 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批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8220;银监会#8221;)成立。2003 年 4月 28 日,银监会对外挂牌并依法履行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职责。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新阶段。
从国际环境看,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在调整与逐步复苏过程中,但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在利率市场化、加大流动性控制、以及金融脱媒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银行资本补充、流动性和盈利等都面临较大压力。继2014年,央行两次实施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一次非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后。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降息更加频繁。截至目前央行于2月5日,4月20日,6月28日,9月6日进行了四次降准。并于3月1日、5月11日,6月28日,8月26日进行了四次降息。
加入WTO以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全面开放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银行物理网点即通常所说的营业网点作为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一些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并着手进行商业银行网点的转型。网点空间布局的优化是网点外部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商业银行网点布局问题逐渐成为学者和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状况下,研究银行业改革与商业银行网点布局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lt;!--[if !supportLists]--gt;(1)lt;!--[endif]--gt;研究内容
在国家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也经历了长期的、渐进的开放与改革过程。中国金融业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国有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必然会推动国有银行改变经营策略,包括调整不同层级机构的空间布局以提升利润水平。在新的经营环境下,银行可能会撤销服务成本较高的网点,集中化银行服务机构以降低成本。本文将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来分析金融改革对国有银行空间布局策略的影响。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郑伯红(2001)[1],苗启虎(2004)[2],贺灿飞(2009)[3]等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李小建(2006)等[4]发现国有银行业有逐步向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而作为区域中心的地级城市在银行布局系统中的地位上升尤为突出,区域间资金流动加速。徐艳会(2007)[5]选取北京、上海、广州3 个银行业较为发达的大都市为样本城市,分析这 3个城市各自的银行网点空间布局形态。李翠敏(2005) [6]、丁建新(2012)等[7] 分析了影响银行网点布局的因素。赵晓斌(2004)[8]分析营业网点如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邹新,马素红(2004)[9]探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调整战略及规划。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撰写方案
①阐述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②阅读相关国内外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③基于前人的分析论述相关的理论
5. 参考文献
[1] 郑伯红,汤建中.跨国银行在华发展区位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10(4): 21-28.
[2]苗启虎,王海鹏.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上海金融,2004,(8):9-11.
[3]贺灿飞,傅蓉.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区位选择.地报,2009,64(6):701-7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