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53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但成就了一些企业的成功,还导致了一些企业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唯利是图,违反法律、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发生,如2016年央视晚会曝出的饿了么订餐平台上存在黑心作坊、二手车在线交易平台车易拍截断买家与卖家的信息对称并为4S店提供高额差价等现象。目前我国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公司的经营战略之中。然而内部控制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互联网企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力量,迫切需要一套适合其发展的内部控制规范作为指导,在发展过程中能正确地认清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将风险尽量规避,认真履行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首先,阐述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内涵、内部控制、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基础,重点论述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其次,以百度公司为案例分析该公司的2016年售卖病种类贴吧事件,探究其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从而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影响,进而映射出我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成因,最终得出结论: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互联网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针对目前我国互联网企业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就如何从内部控制角度提高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提出几点建议。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自二十世纪社会责任一经提出,国外理论界对于企业是否应当履行社会责任便存在着争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主流观点。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利益相关者理论同社会责任理论相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在探究内部控制、社会责任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时,大多数研究者集中在企业建立包涵有社会责任的内部控制上。从分析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入手,不少学者都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如何实现内部控制同社会责任的融合。 (1)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学者谢尔顿提出,他认为应该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角度来理解其含义企业应该对影响到的包括社会、环境在内的其他实体负责。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第一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报告中提到:内部控制是企处为了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而设计的管理方针以及执行这些方针的方法和措施。 1958年该机构又对内部控制做了更细致的划分,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领域代表性的观点有Porter和Kramer(2003,2007),McWilliams和Siegel(2001),McWilliams、Siegel和Wright(2006)等。Porter和Kramer(2003,2007)认为只有企业把社会责任整合进核心战略才会带来竞争优势。他们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分为反应型和战略型两种基本模式。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Porter和Kramer提出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他们认为,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将诚信经营、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善待员工、热心公益等社会需求贯穿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波特等人指出,最好是能创造共享价值,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企业,所以应该把社会责任纳入一个战略性的框架。McWilliams和Siegel(2001),McWilliams、Siegel和Wright(2006)等。Porter和Kramer(2003,2007)也建议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纳入战略制定过程,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决定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资源水平。战略型社会责任管理意味着企业不仅仅关注减轻价值链活动所造成的不利的社会影响,而是要推出一系列能够产生显著而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举措。 从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角度,Bragdon Marlin(1972)以当期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衡量,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并且是显著正相关的。Waddock Grave通过大样本的回归法分析出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成显著正相关,并且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2)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中国学者们有如下观点:刘丽萍(2006)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颜剩勇(2006)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通过制度和行为所体现的对员工、商务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它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种良胜反应,也是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指标。侯仕军(200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应是规避政府管制和社会批评的救命稻草,而应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行为。战略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仅仅涉及减少排放或者投资于当地社区项目,还涉及将企业社会责任整合进入企业核心业务。他提出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动因、模式与绩效的整合性框架。 国内学者将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形成了如下研究成果:田超等(2010)研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文化观念的形成。郭素勤(2011)分析了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说明了两者有着一致的目标,即都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王加灿等(2012)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环境,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效率;而有效地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降低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沈烈等(2014)研究发现以人为本、关注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王海兵等(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在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力钢(2000)提出企业在追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还要保持现有的在某些领域的领先状态,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指标增长与获利能力的提高,使企业长盛不衰。在此基础上,李培林(2006)做了进一步定义,企业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遵守经济与伦理相协调的原则,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保持与社会永久和谐发展的状态。总体而言,均是强调了企业的永续发展,同时又要考虑其他相关者利益。 (3)研究现状评述综合现有研究资料可以看出,当前站在某一具体行业或者企业的角度探讨如何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内部控制的文献甚少;大多数文献都是从单一的角度出发,缺乏从内部控制整个视角进行把握;即使有部分文献涉及到从内部控制整个视角去考虑,也缺少实际的事例支持。在探究内部控制、社会责任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时,大多数研究者集中在企业建立包涵有社会责任的内部控制上。从分析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入手,不少学者都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如何实现内部控制同社会责任的融合。这也就造成了当前我国关于二者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入手来研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即从企业自身内在的原因来探讨其各方面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产生怎样影响的文献研究较少。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2017年10月23日2017年11月5日,确定选题并提交。 2017年11月6日2017年11月26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17年11月27日2017年 12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18年 1月14日前,根据大纲进行调研, 完成一篇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英文原版资料的翻译,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准备中期检查资料。 2018年1月15日2018年3月18日,接受论文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进度,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2018年3月19日2018年4月22日,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二稿、三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 2018年4月23日2018年5月1日,反复修改定稿,并着手论文写作工作的总结,提交论文终稿及相关材料。2018年5月中下旬,准备论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