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栓塞微球作为一种重要的栓塞剂,在肿瘤、血管畸形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栓塞微球材料存在生物相容性差、易发生栓塞后迁移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安全可靠的栓塞微球材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栓塞微球的制备、改性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栓塞微球的制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采用微流控技术、复乳溶剂挥发法等方法制备了形貌可控、粒径均一的微球。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磁性聚氨酯脲复合微球的制备:采用界面聚合法,以磁性纳米粒子为核心,聚氨酯脲为壳层,制备磁性聚氨酯脲复合微球。
2.微球的表面改性:采用化学接枝法,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如聚乙二醇、壳聚糖等)接枝到微球表面,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
3.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测试: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磁学性能等进行表征;采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血液相容性评价等方法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磁性聚氨酯脲复合栓塞微球的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然后,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制备磁性聚氨酯脲复合微球。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磁性聚氨酯脲复合微球,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期获得生物相容性好、靶向性高的栓塞微球。
2.探讨不同制备工艺、不同改性剂对微球形貌、粒径、磁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等的影响,为磁性聚氨酯脲复合栓塞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3.通过体外模拟栓塞实验、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靶向栓塞实验等,评价磁性聚氨酯脲复合栓塞微球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丹,张鹏,许松林,等. 聚氨酯的生物医学应用及表面改性研究进展[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34(9):164-172,178.
[2] 刘洋,张玉龙,张波,等. 可注射性温度敏感水凝胶的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18,30(1):12-21.
[3] 孙伟,张晓东,李伯耿. 磁性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化学进展,2017,29(9):1045-105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