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的电极设计开题报告

 2022-08-23 11:46:20

全文总字数:336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现代光通信技术(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ique)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保证了稳定的通信光源,使得光在长距离、低损耗传输成为可能,加快了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今,光纤制备技术的成熟以及低成本的优势,大部分的信息传输由光纤完成,其中电、光间的转换及光网络传输极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光纤通信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光纤通信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光调制器作为光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电光调制器期间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体型电光调制器和波导传输型电光调制器。

采用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是高速、长距离光纤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这一名称源自两个分光比为 50/50 的定向耦合器之间放置了一个 Mach-Zehnder 干涉仪,向干涉仪其中一条支路施加电压时,波导材料的折射率会发生变化,并触发正传播的电磁波发生相移。随后,两个波在第二个定向耦合器中再次合并,由于施加的电压产生了相位差,从而实现了振幅的调节。此外,如果调制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都连接到其他波导,除了振幅调试器之外,还可以用作空间开关。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电压使光在两个输出端口之间转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次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的电极设计主要研究Mach-Zehnder型调制器结构的特点,学习电光调制器的结构原理和电光效应的原理,了解各种光波导中光传输的原理和特点,主要分析行波电极对调制器性能的影响,总结电极的设计要求,学习通过软件HFSS计算电极的高频特性与功率匹配;同时利用协同仿真方法提高计算效率,有助于对行波电极进行优化;最后分析带宽,功率匹配特性,总结规律,讨论未来的可能性应用。

2.2 设计的目标

1.简述电光调制器的基本结构,电极形式,重点总结Mach-Zehnder型调制器。

2 对Mach-Zehnder型调制器中的行波电极进行设计,总结规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4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准备相关资料和技术条件。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4-6周: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设计。

7-12周:撰写论文并送导师审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Gupta S., Paliwal A., Guo R., et al., Demonstration of wide frequency bandwidth electro-optic response in SBN thin film waveguide[J]. Optical Materials. 2018, 85(10): 0925-346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