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寒潮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对我国的影响尤为显著,它常常带来剧烈的降温、降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和2012年12月两次发生在中国,且影响范围较大的寒潮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寒潮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灾害性天气,一直受到国内外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寒潮的预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对其形成机理和预测方面仍存在挑战。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2016年1月和2012年12月两次寒潮事件的观测资料,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对这两次寒潮事件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内容
1.两次寒潮概况:分别描述2016年1月和2012年12月两次寒潮事件的时间演变过程,包括寒潮的路径、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造成的灾害情况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2016年1月和2012年12月两次寒潮事件期间的各类气象观测数据,包括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高空探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等。
利用气象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格式转换、插值处理等,建立适用于本研究的数据集。
2.天气学诊断分析:利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两次寒潮事件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包括绘制天气图、分析天气形势演变特征、计算气象要素场等,揭示两次寒潮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天气学机制。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选取2016年1月和2012年12月两次中国寒潮事件进行对比分析,这两个事件都是近年来影响中国较大的寒潮事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2.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两次寒潮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两次寒潮事件的异同。
3.将分析两次寒潮事件的成因差异,为提高寒潮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丁一汇,梁萍,宋亚芳,等.2016年1月中国南方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分析[J].气象学报,2016,74(5):637-652.
[2]李崇银,顾薇,祝从文,等.2016年1月华东极端降雪过程的水汽输送及凝结潜热作用[J].大气科学,2016,40(5):944-960.
[3]孙劭,智协飞,孙建奇,等.2016年1月华南罕见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2016,42(4):385-39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