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淡薄的环保意识致使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显现。特别是我国长期处于#8220;城乡二元化#8221;发展模式,国家偏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问题一直未得到重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面临着生活垃圾任意排放,农药、化肥、农业地膜的大量使用,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和家畜粪便污染严重,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承载着数亿人口,而农村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数亿人的生命和健康,关系到经济是否能持续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着立法不完备、执法力度不足、司法不公、守法意识差等问题,研究与探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建构完备的法律机制,对实现#8220;城乡一体化#8221;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发挥重要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首先从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特点入手,介绍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并且重点从法律角度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加以分析:首先,农村环境污染立法方面指导思想落后陈旧,《环境保护法》及相关单行法缺乏相应的规定;其次,在执法方面,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法权、相应资金欠缺,执法人员素质较低等;另外,农民自身环保法律意识淡薄。
然后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状况,以及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还重点介绍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本文认为,应尽快完善环境保护立法,修订《环境保护法》;在法律得以完善的基础上,加大实施力度更为重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加强农村相关主体环境法律意识。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是《环境保护法》。值得肯定的是,近几年,国家逐渐关注农村环境,并开始注重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逐步把农村环境污染的事项写入法规,如在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首次将农村生活垃圾纳入管理范围。但是,从目前我国制定的涉及农村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来看,大多操作性不强,且缺乏体系。
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普遍提高,大多都从自然科学、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关于法律对策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比较少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提纲:
1.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成因分析。
5.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 陶思明.农村与生态环境保护[M].学苑出版社.2001.3.
【2】 章玲.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M].生态农业.2001.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