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22 09:48: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集资诈骗罪一直是实践当中一种多发的犯罪,因其涉案范围广、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多以及社会影响大而备受关注。

例如著名的东阳吴英集资诈骗案、丽水#8220;小姑娘#8221;杜益敏集资诈骗案等,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波澜。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定集资诈骗罪有重大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梳理有关集资诈骗罪的文献;2.从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研究集资诈骗罪的构成,并和其他罪对比;3.找出集资诈骗罪在立法及司法上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及其认定。

写作提纲:一、引言二、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一)集资诈骗罪的概念(二)集资诈骗罪的客体(三)集资诈骗罪的客观方面(四)集资诈骗罪的主体(五)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三、集资诈骗罪的认定(一)集资诈骗罪的特殊状态1.犯罪预备状态2.犯罪未遂状态3.犯罪中止状态(二)集资诈骗罪与相似罪名的区别1.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2.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3.集资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四、集资诈骗罪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一)集资诈骗罪的问题1.立法方面的问题2.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二)完善建议1.立法完善2.司法适用的完善五、结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刘培莹在《浅析集资诈骗罪认定中的几个难点》(2015)中指出,集资诈骗罪中#8220;非法占有的目的#8221;即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聚集的资金置于个人、第三人、本单位或与第三人、本单位共同的控制下据为己有的目的。

集资诈骗犯罪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即以犯罪所得数额为标准计算犯罪数额,对于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

李迎春在《有关集资诈骗罪疑难问题之探讨》(2013)中认为如何界定#8220;非法集资#8221;、#8220;社会公众 #8221;、#8220;非法占有目的#8221;等要素是认定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关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梳理集资诈骗罪有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基于该罪的背景引出本文内容。

其次,从法条表述入手研究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再次,分析集资诈骗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正确认定集资诈骗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崔月月.论集资诈骗罪[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2.[2]袁莹.集资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3]龚玉华.集资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4]付亚京.集资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5]姚蓉.论集资诈骗罪[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2.[6]邓中文.论集资诈骗罪[J].兰州学刊,2009,(10):115-118.[7]李迎春.有关集资诈骗罪疑难问题之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12(1):28-30.[8]李娜.集资诈骗罪若干认定问题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6):102-106.[9]刘培莹.浅析集资诈骗罪认定中的几个难点[N].西部法制报,2015-3-21(4).[10]冯韩美皓.集资诈骗罪死刑废止的宪法学反思[J].天津法学,2016,(1):37-45.[11]钱冰青.关于集资诈骗罪#8220;非法占有目的#8221;问题的探讨[J].法制博览,2014,(4):144-145[12]郭冬戈.论集资诈骗罪的定罪与处罚[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5.[13]王志荣.集资诈骗罪犯罪构成相关问题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3(3):35-39.[14]董荣华.集资诈骗罪认定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110.[15]李扬.集资诈骗罪认定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