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贫困问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如何缓解和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扶贫对于我国来讲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其次,搞好扶贫开发对促进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再次,扶贫开发能有效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尽快走上杜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已成为广大贫困地区的主旋律。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我国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贫困人口出现新变化、新特征,为了应对新的扶贫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扶贫工作提出了奋斗目标、基本方针、内容途径以及政策保障。
虽然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中国的贫困人口从占总人口的84%降到42%,但同时也面对很多问题。首先是社会上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其次,已脱贫的人口由于保障标准比较低,自然灾害等原因,并不能根本摆脱贫困,出现一些返贫的现象。因此,贫困还将是长期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我国从建国到现在扶贫政策的演变,以及各时期扶贫政策取得的成效,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对扶贫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影响我国扶贫政策效果的原因、导致我国出现贫困的因素、我国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贫困问题的人,他认为,人口的不断增长会导致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态环境退化,社会总储蓄减少,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因此贫困是不可避免的。在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对致贫原因和解决贫困的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资源的相对欠缺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要想消除贫困,就必须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投资的高效率,走出#8220;贫困恶性循环#8221;和#8220;低水平均衡陷阱#8221;这一导致贫困的怪圈。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1956)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人均成与人口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产出和人均增长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8220;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8221;。印度学者阿玛蒂亚#183;森(1981)分析了生产方式对造成贫困的影响和作用,他认为贫困是由低下的生产力方式和实际能力的缺乏造成的。冈纳#183;缪尔达尔1957《富国与穷国》和1968年出版的《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两本书中在分析产生贫困的原因时提出了#8220;循环因果关系#8221;,他认为导致贫困地区越来越贫困的原因是这些地方的低收入情况造成的。奥地利的保罗#183;罗森斯坦#183;罗丹(1944)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国际化发展》一书中,认为只有通过国家层面的主导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投资才能够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大多数的西方社会学家则认为,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经济上面的贫困制不过是贫困的外在现象而已。
二、国内相关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介绍一些贫困的相关概念,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为文章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其次,通过建国后扶贫政策的演变,分析我国贫困的特点以及贫困的影响因素。
再次,列举扶贫政策取得成效的数据和图表,并建立模型,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5. 参考文献
[1]代正光.国内外扶贫研究现状及其对精准扶贫的启示[J].甘肃理论学刊.2016,(4):2-5.
[2]向德平. 包容增长视角下中国扶贫政策的变迁与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4):2-3.
[3]王俊文.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2007:11-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