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股权激励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合适的股权激励政策,不仅能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约束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重要人员,还能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吸引投资。我国于上个世纪末启动了股权激励计划,但是发展相对较慢。为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更加规范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自2006年发布。近十多年股权激励在上市公司的运用愈发广泛,2018年末,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总共有804家。此外,有多篇论文研究表明,上市公司采用股权激励制度对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公司业绩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何种股权激励方式对于不同的激励对象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的相关研究还不全面,随着经济和制度的变化发展,这一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展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了解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和各种股权激励方式的实施方法以及优缺点,一般来说,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有限制性股权、股权期权、员工持股计划、间接持股等方式。而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两种主要的方式是限制性股权和股权期权。
而后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实施对象和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2008年前后,更多的上市公司以股票期权的形式进行股权激励,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期权的运用呈现出逐渐减少趋势,限制性股票的运用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我将从激励对象的角度分析这个转变的发生原因。
本篇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王婷(2015)从激励对象和公司特征两方面入手,全面地分析影响股权激励方式选择偏好的因素。证明了上市公司在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时倾向对高管授予获利空间更大的限制性股票,但近年来上市公司选择激励方式越来越适应自身的特征。吕长江等(2011)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对管理者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乏会使管理层出于福利目的而选择股权激励,这影响了股票期权激励作用的发挥李月梅和刘涛(2010)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选择倾向进行研究后发现,管理层比较年轻、公司现金流短缺和股权结构比较分散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股票期权,管理层前期报酬比较丰厚、公司现金流充足和股权结构比较集中的上市公司则更愿意选择限制性股票。国内学者李曜(2008)和沈小燕(2013)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形下,由于限制性股票兼具奖励和惩罚、权利和义务对等、激励风险低等特点,限制性股票优于股票期权,应该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赵祥功(2011)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两种方式的短期市场反应的研究均发现,国内市场对股票期权有显著的积极反应,而对限制性股票的反应并不明显。付强和吴娓(2005)得出研究结论:从激励目的来看,股票期权适合用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限制性股票适合作为企业留住人才的方法;从激励对象来看,对于高层管理者更适合采用股票期权,而对于一般员工则更适合采用限制性股票。
二.国外研究现状
Bettis et al.(2010)在研究基于业绩行权条件的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时发现,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不仅是公司用于激励高管的办法,更多时候是被用来筛选人才的理想工具。Paul and Oyer(2003)比较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现金三种员工薪酬时发现,公司之所以选择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仅是出于会计处理的考虑,更有可能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吸引和保留人才。Hall and Murghy(2002)针对美国股票期权盛行的现象,研究发现股票期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股权激励方式,因为高管往往会低估自身所持有的股票期权的价值,在此结论的基础上,他们建议公司在制定薪酬计划时应当在现金、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之间做出权衡。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之间的成效对比、影响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因素等方面展开。国外学者的研究涵盖了公司使用股权激励的目的与效果,选择股权激励方式的因素以及方法等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论。
5. 参考文献
[1] 吕长江,严明珠,郑慧莲,许静静.为什么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J].会计研究,2011
[2] 李月梅,刘涛.股权激励影响因素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0
[3] 王婷.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偏好——从激励对象和公司特征两方面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