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2013年媒体对中国中年妇女华尔街抢购黄金的报道开始,#8220;中国大妈#8221;这个群体逐渐成为热议的对象和关注的焦点,对这个群体的报道也越来越刻板化和污名化化。#8220;中国大妈#8221;的形象基本上是负面的,成为一个被#8220;戏谑#8221;的对象,但事实上,她们是社会的一个普通群体,不应为媒体的#8220;聚焦#8221;效应背负她们本不应该有的负面形象。尤其是在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背景下,频频出现在国外的#8220;中国大妈#8221;这个群体也是形象传播的一个部分,对#8220;中国大妈#8221;这个群体的形象研究和塑造显得格外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在信息时代,个体通过大众传媒获得资讯,因此,媒体对社会现象、群体形象的描述,对被信息包围着的群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国内媒体所呈现的关于#8220;中国大妈#8221;的新闻,明显充斥单调与刻板印象。近两年来,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对#8220;中国大妈#8221;的报道倾向有所偏重,纸质媒体逐渐重视对#8220;中国大妈#8221;正面形象的塑造,而网络媒体依旧沿袭原本的风格,着重报道她们这个群体的负面形象,有失客观全面。这两种媒体对#8220;中国大妈#8221;这一形象的报道倾向的不同,也是研究#8220;中国大妈#8221;媒介形象之外应该关注的重点。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学界关注的重点在于对#8220;中国大妈#8221;的报道是否妖魔化方面,并仅针对于某一媒体或网站的报道,对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两者对比分析构建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涉略较少,因而本文选择从这一角度出发,探究以下问题: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分别呈现出哪些#8220;中国大妈#8221;的形象?两者再现#8220;中国大妈#8221;形象是否全面客观、是否妖魔化#8220;中国大妈#8221;的形象?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二者报道倾向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背景下,塑造#8220;中国大妈#8221;正面形象有何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8220;中国大妈#8221;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群体,这就导致国外学者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主要是以下方面:大连理工大学的徐晓婷、楼旭东提出,目前媒体关于中国大妈的报道,正面有之,标签化、污名化的负面报道也有之。由于这个群体具有盲目和感性等特点,容易造成一些不理性的跟风行为,给人以爱贪小便宜的印象,还有一部分人素质不高,给人以缺乏社会公德的印象。但这仍是广大中国大妈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中国大妈还是勤俭持家、张弛有度的。西北大学的马智龙认为,大众对#8220;中国大妈#8221;这一群体的认知被媒体的#8220;负面标签#8221;所引导,同时,我们头脑中的大妈形象又会受到媒体和我们自身#8220;刻板成见#8221;的影响,这就导致#8220;中国大妈#8221;的不讲理、盲目投资的负面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湖北广播电视台的龚文彬、陈坤提出,由于自媒体的准入门槛低,导致一些新闻信息和评论的随意发布影响了受众的正确判断,致使#8220;中国大妈#8221;这一群体的真实形象无法客观、完整地呈现给受众,误导受众的价值判断,对这一群体的去污名化显得格外重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采用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频数方法对编码表内的各项数据进内容分析,同时,结合框架理论、标签理论、刻板成见等理论,分析#8220;中国大妈#8221;的媒介形象。本文运用新浪高级搜索引擎,找到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对#8220;中国大妈#8221;的相关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对比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对#8220;中国大妈#8221;媒介形象的构建,可以发现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对这一群体的报道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态度和倾向,通过对#8220;中国大妈#8221;这一群体形象的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两种媒体表现形式不同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8220;中国大妈#8221;媒介形象建构的提升策略。
5.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4-128.
[2] 张苧月.#8220;中国大妈#8221;背后的经济现象[J].上海证券报.2014,3(12):20.
[3] 韩杰.大妈的媒介形象建构分析[J].新闻世界.2015,3(3):145-14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