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近期我国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经测算,1999~2008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的年平均产量达到4.9亿吨,与此同时,秸秆的露天焚烧量平均为0.94亿吨,约占粮食作物秸秆总量的19%。
秸秆焚烧最直接的后果是严重的污染环境,此外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飞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因烟雾弥漫能见度低而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航班延误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研究意义只有准确研究出政府政策失灵的原因,才能针对问题制定合理的新政策,进而解决秸秆焚烧的难题,最终解决雾霾过重空气质量差的现实问题。
1.2研究对象农民、企业、政府 1.3研究方法 1.3.1调查法与实验法: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来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上,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相关问题涉及较少。
陈新峰解决作物秸秆为什么成为废弃物、农民对于焚烧的秸秆为何要一烧了之、现有的一些秸秆利用技术为何难以推广等问题。
认为焚烧秸秆的行为具有外部不经济性,农民通过焚烧秸秆使成本外溢而不用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就相当于阻止农民转嫁成本,要求农民承担处理秸秆的成本,必然遭到农民的抵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引言 2研究意义、对象与方法 3重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4现状描述、数据模型 5结论及建议
5. 参考文献
1. 王典典, 牛刚. 基于秸秆焚烧问题的农民、企业、政府行为分析与优化[J]. 农村经济, 2010(11):105-108. 2. 陈新锋. 对我国农村焚烧秸秆污染及其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的工业替代[J]. 中国农村经济, 2001(2):47-52. 3. 潘涌璋. 农民焚烧秸秆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论坛, 2005(10):103-103. 4. 马骥. 我国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原因:成本收益比较与约束条件分析--以河南省开封县杜良乡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09(2):77-84. 5. 汤敏轩. 公共政策失灵:政策分析的一个新领域[J]. 中国行政管理, 2004(12):79-83. 6. 莫勇波. 政策失灵的政府执行主体原因剖析[J]. 学术论坛, 2005(4):61-65. 7. 周应恒, 胡凌啸, 杨金阳. 秸秆焚烧治理的困境解析及破解思路--以江苏省为例[J]. 生态经济(中文版), 2016, 32(5):175-17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