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外补习热引发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减轻中学生学业过重的问题,教育部等部门多次发布相关政策文件予以回应。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将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目标,进一步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2018年12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展开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提出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等措施。年底,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彰显了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决心。
初中学生处于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研究这一群体对于研究教育公平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通过课外补习现状的研究,在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丰富现有的理论体系;同时,引入个人、家庭、学校三个层面的变量探究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有助于引起研究者对该课外补习现象的关注并反思教育实践,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实证依据。课外补习热的“高烧不退”引发了众多学者探索其背后的原因。而课外补习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所有家长关注的焦点。通过研究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可以解开家长心中的谜团,并为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选择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发展的课外补习项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课外补习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必然出现的产物,而政府一直在提倡要为学生减负,努力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且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必不可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鉴于课外补习已成为当下的社会热点议题,本研究主要围绕课外补习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展开。首先,本研究将利用基准回归探讨学生参与课外补习对学生个体成绩的影响。其次,由于学生是否参与补习是由个人决定,本研究还将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将样本分为两组,一组为参与课外补习的学生群体,即实验组,另一组为未参与课外补习的学生群体,即控制组,进一步探讨课外补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将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我国现实相结合,提出如何规范课外补习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章节编排如下:第一章为本研究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第二章为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对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以及使用的理论等内容进行介绍。如“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简写为CEPS),学生成绩指标主要分为数学、语文、英语以及标准化后的数学、语文、英语成绩,本研究将使用标准化后的数学、英语、语文成绩作为因变量探讨课外补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第三章为现状分析,主要是对参与与未参与课外补习的学生的个人条件、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是本研究的实证部分,主要包括基准回归等模型的设定、变量选取与处理、实证结果等。第五章是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此章节将对本研究的主要实证结论进行总结,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规范课外补习发展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课外补习的兴起,这一由家庭私人支出的课外教育活动逐渐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眼球。课外补习作为家庭私人教育支出的重要部分,理论上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产生正向影响,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得出的结论却有一定的差异。陈敏(2015)通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大量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家庭收入的提高会使家长增加对下一代的平均教育支出;通过工具变量法的回归结果得到教育支出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子代的学习成绩的结论;教育支出与成绩两者呈“凹形”关系,表明教育支出达到一定水平后子代的成绩将保持稳定。张雪(2017)利用 CFPS 2010 年的数据,以父母对学生去年学业成绩的评价作为因变量学生成绩的代理值,以课外教育支出作为自变量,并且运用工具变量回归来减弱模型内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课外教育支出对学生的文字学习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庞晓鹏、严如贺、聂景春等(2017)通过对西部农村小学课外补习的调查发现:参加课外补习并不能显著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并指出可能由于农村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以及课外补习的方法以及内容不当导致。除了外部因素影响课外补习成果,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理解能力也影响着课外补习对学业成果的提升。
国外研究现状:海尼曼和洛士利(Heynemanamp;Loxley,1989)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于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Chiu(2007)通过对各个国家的学生成绩及家庭背景的探索性研究后,发现家庭背景会显著影响学生的教育与学业成就,低收入以及低教育水平的家庭会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期望持消极态度,不融洽的邻里关系也会对学业成就产生消极影响。哈努谢克(Hanushek,1998)和克鲁格(Krueger,1998)在美国国家教育进步测评分数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决定学生学业成果的关键因素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基本不受学校资源方面因素的影响。戴维斯基恩(Davis-Kean,2005)研究得到,父母的学习时间会对学生的学业成果水平产生间接影响,他认为虽然学生的家庭经济地位对学生的学业成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是间接性影响,不起到直接干预的作用。谢瓦利埃和拉蒙特(Chevalieramp;Lanot,2002)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实力与学生的学业成果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认为学生所能获得的学业成果水平与家庭的收入、经济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1月29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2022年3月13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陈敏.家庭财富转移对下一代劳动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
[2]张雪,张磊.课外教育支出与学生的教育成果——基于 CFPS 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7(04):94-108.[3]贺勇.高中生课外补习效果、影响因素及政策引导研究[D].重庆大学,2016.
[4]薛海平.课外补习、学习成绩与社会再生产[J].教育与经济,2016(02):32-43.[5]胡咏梅,范文凤,丁维莉.“影子教育”会扩大教育结果不均等吗?——基于 PISA2012 数据的中国、日本、韩国比较研究[J].教育经济论,2017,2(05):43-71.[6]唐宇菁.课外补习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2016的数据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9(0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