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实习的经历中,我发现了大型制造企业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员工的流失率问题。
而心理契约也是一个在企业中无处不在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不同层级员工的影响也各有不同。
所以,我想针对流失率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心理契约与之的关系,寻求正确科学的改进方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心理契约与员工流失率的关系以及心理契约对不同层级员工的流失率影响。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改善基层操作员工流失率过大的问题;帮助企业保持中层知识型员工;改善企业花费很多成本培养的高级员工的流动率过大的问题。
写作提纲:开篇阐明题目的意义其次论述心理契约的概念讲述现状,包括企业流失率现状及问题具体案例及数据分析阐明并分析问卷调查和案例调查的结果综合调查结果和实际数据得出结果针对结果拟定相应的方案,寻找心理契约在降低各个层级员工流失率问题的应用总结全文,并点名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心理契约和员工流失率关系的研究国内外都已经有了大量的案例研究。
国外对于心理契约的研究属于开创性的,奠定了很多基础知识构架。
时间也是有久远的有近期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撰写论文大纲;选择案例企业,进行实际调查,收据数据;制造调查问卷,并发放;将得到的问卷结果和调查结果相结合并进行深入分析;将分析结果总结、得到结论;根据论文架构,结合实际操作和结论书写论文;修改论文并定稿。
撰写方案:首先阐明题目的意义点名心理契约的概念分析企业流失率现状及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及数据分析阐明并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综合调查结果和实际数据得出结果针对结果拟定相应的方案,寻找心理契约在降低各个层级员工流失率问题的应用总结全文,点名研究意义
5. 参考文献
[1]陈加州, 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N].心理学报, 2003,35(3):404~410.[2]王浩,罗军.心理契约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第26卷第9期.[3]易蓉,周学军.心理契约,组织创新气候与科技人才创新绩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8):第32卷第16期.[4]朱学红,杨涛等.心理契约视角下知识型员工激励系统的优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第26卷第7期.[5]雍少红,康小青.民族型心理契约及回族员工角色外行为特征[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437-1441.[6]侯永梅.初入职大学生员工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学进展,2013,(3):269-276.[7]林澜,莫长炜.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5):779-788.[8] 钟美瑞,黄建柏.基于心理契约的创新人才管理及其激励相容约束设计[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8,(5):第25卷第5期. [9]郭颖梅,蒋永宁.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8):52-53.[10]齐琳,刘泽文.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0(8):1296-1304.[11]喻见良,李岳等.基于心理契约的网络消费者重复购买意向证实研究[N].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1):第32卷第169期.[12]王淑红.基于心理契约基础上的顾客满意管理[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5):124-128.[13]汤仁春.和谐社会与心理契约[N].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1):16-17.[14]孙兆刚.社会危害管理中的心理契约[N].石油大学学报,2004,(8):66-68.[15]常保瑞,方建东.心理契约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探究[N].温州大学学报,2009,(1):13-16.[16]陈俊,王文宇.基于员工层级的心理契约匹配关系研究[PDF].http://www.paper.edu.cn, 2009-10-21.[17]聂延庆.企业管理的心理契约构建难点分析和启示[N].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9(5):701-703.[18]王永跃.组织中员工人格特征与心理契约关系研究评述[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10):56-62.[19]李玉杰,聂延庆.心理契约二元类归模型下企业适用要素探究[N].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12):31-34.[20]夏凡.论心理契约在校园招聘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师,2011,(1):18-21.[21] Donald A.J. Cable. The Cont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Work Contract for Frontline Police Officers[J].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Organisational Psychology,2012,(12):1-12.[22] Donald A.J. Cable.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Developing a Measure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or Managers[J].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Organisational Psychology,2010,(4):21-31.[23] Gabriela Topa Cantisano ,Francisco Morales Domnguez. Social Comparison and Perceived Breach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ir Effects on Burnout in a Multigroup Analysis[J].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7,10(1):122-130.[24] Sarah Bankins.Delving into promises: Conceptually exploring the beliefs constituting the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contrac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Organization,2014,(7):544-566[25] David W. Hart and Jeffery A. Thompson. Untangling Employee Loyalty: A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erspective[J].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2007,(4):297-32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