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溢价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9 23:11: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企业并购溢价是指并购企业支付的高于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价格部分的差额。并购是目前金融市场中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重要活动之一。并购在企业获得规模效应、扩大市场份额和迅速进入全新的领域方面具有巨大的功效,在许多情况下,并购也是企业迅速获得上市公司地位的捷径。从19世纪末期到目前为止,西方发达国家共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每一次的并购浪潮都给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并购通常伴随着财富的迅速膨胀,公司规模的大幅扩张,整个经济的效益明显的改善,但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况。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吸引了众多的研究来探讨并购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并购浪潮不断涌起之时,在世界的另一端,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也在发生着类似的事件。而且在最近10年呈现急剧上升的现象。在中国,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许多公司并购承担起债务重组、企业脱困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并购之所以可以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成功的并购具有运用市场机制高效配置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增加社会福利的功能。

研究企业并购溢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影响企业并购增值的因素和影响企业并购增值分配的因素,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决策。对于我个人而言,进行这次研究有助于锻炼我进行分析的能力,也能增加我实践的经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并购事件逐年增长。对并购的研究也引起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多数并购是不成功的。所谓成功与否,那就是观察公司并购后的运营状况如何,绩效如何,而这是可以被量化的,即通过公司的财务指标来反映。本文将研究并购溢价形成的理论机制,然后收集适当的并购样本,将其按照支付溢价的程度不同分组,观察并购前后相关财务数据的变化,最后对影响并购中定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并购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事件研究法,二是财务指标分析法。鉴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不符合运用事件研究法的条件,因此本文主要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研究,从成果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并购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方式、并购动机、并购绩效等方面,对并购溢价的研究却略显不足。

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并购动机理论主要有三种:协同效应动机(Synergy Effect)、过度自信动机(Overconfidence Hypothesis)和代理动机(Agency Motives)。

协同效应动机:威斯通(1998)指出,公司并购对整个社会而言之所以是有益的,主要是因为并购产生了协同效应。此外,H.Igor Ansoff(1965)、布拉德利(Bradley)、德赛(Desai)、和金(Kim)在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兼并创造协同效应。在国内,有些国内学者运用异常收益法进行实证研究,比如余光和杨荣(2000)对深、沪两市 1993-1995 年的一些并购事件的研究,其结论为并购并没有给并购方带来收益,而目标方却可以从中获利。由于异常收益法的应用前提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而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还备受争议,因此,通过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来检验公司绩效以及协同效应的实现情况更为合适。在此基础上,张秋生、王东(2001)提出了协同效应的计量模型。此外,朱宝宪对影响协同效应实现的并购溢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支付过高的溢价是导致协同效应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自信动机:该理论将并购看成是并购方管理者自负的表现,是这些人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而采取的盲目扩张企业的行为。Roll(1986)指出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公司价值是市场价值的真实反映,但是并购方的管理者因为过度自信而高估了目标方的价值,最终在并购中支付了过高的溢价,致使自身损失惨重,而目标方却从中获利。代理动机: Manne(1965)提出,并购可以使收购方的管理者取得目标方的决策控制权。Mueller(1969)认为,管理者的报酬受益于因公司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收益,相似的结论还有 Jensen(1981)。Hartamp; Moore(1995)提出了:#8220;增加公司本身的债务可以约束管理者将资金投资在无利可图的投资项目上。#8221; Jensen(1986)也提出相似的建议,并通过自由现金流的概念巧妙的将代理成本理论与控制权理论结合在了一起,从而为当时的并购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我国,尽管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弱势有效,但是总体上来讲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股权结构还存在这很大的缺陷,因此,代理问题在我国尤其值得关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拟订提纲。通过学校图书馆书籍、电子网络、杂志以及硕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出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至3月,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3月至4月,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充实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1)

[2] 李青原,王永海.西方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回顾[J].财会通讯,2005 年(1)

[3] 张爱云.并购溢价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