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最早从西方国家开始,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等五个阶段。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善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部控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吸引了包括政府、企业及学术界的更广范围内的关注。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应用于企业中,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该企业基本经营活动的风险点归纳及现有的相关内部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绩效成果,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评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以上分析,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风险评估中目标的设定和风险的识别是否合理,风险评估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体系控制的完整性程度,信息系统在沟通和审批中的运用是否得当,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程度,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是否得当等。
写作提纲: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一般都是依据被广泛认可的评价法规,有的学者是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或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关于内部控制目标的要求来设计指标体系,有的学者是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设计指标。
国外理论认为,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司规模,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审计部门的能力和效率,公司的治理机制及财务状况,公司交易及财务报告的复杂性,公司的并购重组,首席执行官的职业能力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12年11月,确定论题和研究方向并搜集整理文献资料; 2013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定; 2013年2月至3月,归纳整理文献资料并构思论文框架,整理并阐述基于有关企业实际案例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研究,探究实证分析写作方法,结合企业内部控制有关文献,找寻本文章论述的要点,并进行搜集数据资料; 2013年4月,完成论文初稿的写作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2013年5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反复斟酌和修改,并最终定稿,完成对相关资料的外文翻译。
2013年6月上旬,进行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滕丽. 完善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 经济师, 2014(11) [2]宋雨新. 如何发挥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作用[J]. 中国市场, 2014(47) [3]梁龙.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 会计研究, 2014(11) [4]龙思佳.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点[J]. 财经界, 2012(11) [5]池国华,关建鹏,乔跃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J]. 财经问题研究, 2011(5) [6]齐海红.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12) [7]孙立荣.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作用机理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10) [8]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 企业经济, 2012(3) [9]张志军、李新娥.界面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冲突、协调与相机优化[J]. 经济管理, 2012(11) [10]宋婕.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10) [11]张子英.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J]. 东岳论丛, 2012(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