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据学者黄世忠介绍,大多数的财务舞弊都有高管人员参与,83%的舞弊行为牵涉到CEO、CFO。按照参与程度统计,CEO是最主要的舞弊者(72%),其次是CFO(43%),主计长(21%),其他副总经理(18%),非执行董事(11%),首席运营官(7%),可见,多数舞弊行为由企业管理层所主导,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市场功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诸多问题,吴国萍(2009)、黄宏斌(2010)等认为法律制度、证监会的监督机制对舞弊具有震慑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难以发挥震慑监督功能,各经济主体的会计舞弊行为应运而生并屡禁不止。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中最现代化的群体,其会计舞弊频频发生且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对上市公司的管制不足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趋利性,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愈演愈烈,尽管从短期来看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能实现一定的目的、带来一定的收益,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会计舞弊使得上市公司所编制的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导致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可靠性与决策性,不仅严重损害国家的利益,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也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在此环境背景下,对于如何解决管理层舞弊现象,企业、政府应采取什么对策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管理层会计舞弊的动机 2.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 3.管理层会计舞弊的危害性 4.会计舞弊的防范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探究解决管理层会计舞弊研究成果及缺陷 2.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内部控制措施改善这种状况,政府应如何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以上国内外财务舞弊识别文献的整理,不难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对财务舞弊研究高度重视,凭借其先进充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技术能力,在财务舞弊的发现、识别和监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虽然我国近几年就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财务舞弊识别技术单一。目前为止,国外发展起来的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多达十几种,除了以传统的统计分析为基础模型外,还包括发展迅速的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建立的模型,相比之下,我国普遍采用传统的技术作为建模手段,对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有限,因此在识别技术上,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研究,其次是研究样本数量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时间不久,样本数量较少,直接影响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是模型识别度不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定下论题和研究方向并搜集整理文献资料;2022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定;
2022年2月至3月,归纳整理文献资料并构思论文框架,整理并阐述公司管理层舞弊的理论研究,探究实证分析写作方法,结合公司管理层舞弊披露有关文献,找寻本文章论述的要点,并进行搜集数据资料;
2022年4月,完成论文初稿的写作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5. 参考文献
[1]李秋蕾.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 ||||||||||||||||||||||||||||||
[2]杨明俊. 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A股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 ||||||||||||||||||||||||||||||
[3]朱彦儒.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内部审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 ||||||||||||||||||||||||||||||
[4]杨京波.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 | ||||||||||||||||||||||||||||||
[5]郭琳.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财务报告舞弊问题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 | ||||||||||||||||||||||||||||||
[6]刘晖.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 ||||||||||||||||||||||||||||||
[7]万东敏.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及治理策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 | ||||||||||||||||||||||||||||||
[8]唐榕. 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舞弊特征及控制策略的案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 ||||||||||||||||||||||||||||||
[9]陆成良.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职务舞弊行为倾向实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 ||||||||||||||||||||||||||||||
[10]杨波. 伦理学视角下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 ||||||||||||||||||||||||||||||
[11]罗伟.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 ||||||||||||||||||||||||||||||
[12]于跃浠.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 | ||||||||||||||||||||||||||||||
[13]金璐. 管理者风险偏好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 ||||||||||||||||||||||||||||||
[14]邱丽艳.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 | ||||||||||||||||||||||||||||||
[15]曾黎萍.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及防范措施[J]. 中国证券期货,2012,08:46-47. | ||||||||||||||||||||||||||||||
[16]杜波.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国际相关研究与启示[J]. 中国外资,2012,18:95-96. | ||||||||||||||||||||||||||||||
[17]连笑宇. 浅析我国企业的会计舞弊问题[J]. 商业经济,2012,22:88-90. | ||||||||||||||||||||||||||||||
[18]赵纯祥. 管理者权力干扰了薪酬激励吗?[J]. 会计论坛,2012,01:87-103. | ||||||||||||||||||||||||||||||
[19]顾鸣润,杨继伟,余怒涛. 产权性质、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J]. 中国会计评论,2012,03:255-274. | ||||||||||||||||||||||||||||||
[20]何玉润,王茂林. 管理层权力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吗?--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对比检验[A].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2:12. | ||||||||||||||||||||||||||||||
[21]赵纯祥. 管理者权力干扰了薪酬激励吗?[J]. 会计论坛,2012,01:87-103.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