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所谓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上世纪80年代,盈余管理逐渐兴起并成为一个国际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前沿研究课题。而在我国,随着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深化,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公司的盈余管理,尤其是各大上市公司。但是在学术界,各个学者专家对于盈余管理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盈余管理类似于盈余操纵,是弊大于利的。但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是很难一概而论的,可以分为适度盈余管理和过度盈余管理,适度的盈余管理就像润滑剂,有利于纳税筹划,能合理的分配社会资源,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却会使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希望可以论述哪些是适度的盈余管理而哪些则是过度的盈余管理,肯定适度的盈余管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识别出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加以控制和防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拟先论述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之后结合近几年的几家公司的实例,针对盈余管理的环境和发展现状,分析造成的影响。交代过度盈余管理的危害,最后讨论过度盈余管理的防范以及建议。
本文拟按以下架构撰写:
1.绪论 交代盈余管理的背景,界定盈余管理的概念,解释选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的原因;2.阐述适度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以及过度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3.针对盈余管理环境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影响以及过度盈余管理的危害;4.对过度盈余管理控制和防范的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学者主要从盈余管理的特征目的手段来阐释盈余管理,并且在对盈余管理手段管理方面发现,在实际的盈余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会使用多种方法来管理企业短期内利润,比如管理应计利润、更改会计政策、构建特定交易等方式。国外的研究学者还提出了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通过构建公司交易并且控制交易的时间来建立模型再分析得出盈余管理结论的方法,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国在盈余管理方面起步相对较晚,盈余管理成了很多上市公司碰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所以很多国内学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企业的实际盈余管理操作和公司如何进行盈余管理上。在国内,盈余管理更多的用来粉饰财务报表并且有很强的节税动机。但是随着盈余管理在国内的发展,理论越来越成熟,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国内学者对于企业实际案例的分析也有效的补充了国内盈余管理方面的理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1.2022年11月-2022年1月上旬,选定题目,收集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撰写提交修改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4月,对文章进行各章节的进行实体构思与书写,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并通过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何明,融资融券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15年3月
[2]刘凌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解析_以大商股份为例,财会月刊,2014年1月
[3]许可,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年6月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