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社会,公司治理已从#8220;股东至上#8221;的产权治理演进为#8220;利益相关者#8221;的超产权治理,由单一企业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向关系网络的公司治理演进。伴随着公司发展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公司与社会各个层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仅从财务指标来考察公司的治理,无论是社会各阶层的知识面还是整个社会的评判标准,原有的方法和角度已显不足。随着企业现代管理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单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它的研究视角已经扩大到公司与社会各阶层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络。
因此,基于关系网络的公司治理问题的探讨,并积极寻求措施使其有效地实现最大化效益,是很有意义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公司处在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交织在一起的网络之中,公司如何合理地利用价值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客户关系网络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获取更多社会资源,降低公司交易费用,提高治理效率,成为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
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以中国银行为例,通过银行价值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客户关系网络三个方面,分析处于关系网络中的中国银行如何通过网络构建、关系维持、资源动员来获取资源的思路,进而建立一个基于关系网络的公司分析框架。在以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中,中国银行应当着力构建公司的价值网络关系、社会关系网络和客户关系网络,并以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点,根据不同的关系网络,实施分类治理,协调、维护好各种社会关系,使各类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学术界,何小杨(2010)认为外部关系网络和内部关系网络对于公司治理有着同等重要的影响,而赵忠龙(2013)认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要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与合作问题。蒋海曦和蒋瑛(2014)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关系网络作出了一个高效化的假设,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要求。林钟高、徐虹和李倩(2013)从主要供应商和客户构建的商业关系网络视角,探讨了关系网络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吴湘繁、关浩光和马洁(2015)从职场关系网络角度出发,研究构建行为的产生机制对于企业的管理实践的启示作用;而张梅(2013)则是从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结合了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的经验,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公司的关键。李晓宏、张春霞和贺竹馨(2015)从商业银行视角下分析了企业结算关系网络的构建。敬文举和刘凯旋(2011)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着力点,而刘鹏(2015)则从商业银行改革过程的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了几个关键难题和深层问题,张永强和付京晶(2013)论证了银行监管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作用。邓丽娟和张妍(2011)都谈到了商业银行治理问题中的董事会的内部治理问题,而魏超(2013)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通过同一董事在不同企业间任职建立企业关系网络,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贾晓辉(2014)以中国银行扬州分行为个案,探讨现有的客户关系网络。
在国际学术界,Camelia M. Kuhnen(2009)的研究表明,商业关系网络与公司治理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商业关系网络可以有效缓解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冲突,提高信息传输的高效性。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各项研究都只是从不同角度涉及公司治理和关系网络的关系,或仅仅只涉及了其中的一方面,实践层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月18日前,阅读大量资料, 完成一篇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英文原版资料的翻译,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3月19日前,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何小杨.关系网络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经济导刊, 2010.(7):50-51.
[2] 蒋海曦,蒋瑛.实现高效社会关系网络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探讨[J]. 经济师:2014 (9): 168-169.
[3] 赵忠龙.论公司治理的概念与实现[J].法学家,2013(3):97-1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