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这世上所有事物皆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只要能够找出相应的规律,并遵循于此,事物就能继续发展下去,企业也是如此。
也正如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企业的发展也有其生命周期,他们也经历着从出生到死亡,由兴旺到衰亡的过程。
同样,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而面对着这些不同的情况,企业也要由此做出相应的财务战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首先是对企业生命周期相关的国内外研究以及财务战略的相关研究进行一系列的回顾和梳理,熟悉它们的理论和体系,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主要包括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阶段的划分和度量,还有财务战略的包含的内容、几种类型等。然后,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去发现企业在每个阶段有什么样的财务特征,基于此选择合适的战略。前文的一系列研究,为后文案例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选择了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业上汽集团为例进行分析。从上汽集团的相关财务数据入手,分析判断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然后对其财务战略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建议。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生命周期:根据有关的文献调查,马森#183;海尔瑞(Mason Haire 1959)是最早提出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学者,他认为企业的发展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并进一步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停滞、消亡等现象。20世纪60年代后,学者们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哥德纳和斯坦梅茨。哥德纳(J.W.Gardner,1965)认为,企业和人及其他生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但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其特殊性。斯坦梅茨(Steinmetz L.L.,1969)认为,企业成长过程呈S形曲线,一般可划分为直接控制、指挥管理、间接控制及部门化组织四个阶段。到了20世纪70年代,金伯利(John R. Kimberly)和迈尔斯(Robert H. Miles)明确提出了组织生命周期的概念,认为,组织要经历产生、成长和衰退,其后要么复苏,要么消失。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格雷纳教授(Larry E. Greiner)教授认为,企业的兴衰是系统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包括稳定发展和变革两个子阶段。企业经历稳定发展后,通过变革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此循环往复,这种发展方式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并指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具有不同的危机与管理重点,企业应该区别对待每一阶段(Greiner,1972)。在1989年,爱迪斯(Adizes)发表著作《企业生命周期》,成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经典之作,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模型,标志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诞生。财务战略:国外专门研究财务战略的文献不是很多,通常都是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来阐述。Carl. M. Sandberg(1987)认为,财务战略工作的中心问题是财务杠杆的大小,即负债占资本总额的比重大小。这归根结底来说,是考虑财务风险问题。Stephen D. Nadauld 和 Brent D. Wilson 等(1988)认为,财务战略是对企业内外部各种环境变化的应对方针和策略,指引着企业财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导着企业日常具体的财务决策工作。James E. Walter(1990)认为,财务战略是为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从而选择相适应的经营、资金及利润分配策略,直接目的是维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Venkateshwar. K. Reddy 与 Thomas J. Zwirlen 等(1996)认为,企业财务战略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筹资和股利分配等财务策略的综合。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一是为了达到股东价值最大化,将其作为检验财务战略的标准;二是它决定着企业的财务优势。David Allen(1997)认为,企业财务战略是通过企业投资、相互影响的经营各部分和相关预算的合理制定和整合,以实现最大的企业价值的长远性的综合决策。J. Rutherford(1998)将财务战略定义为合理有效地确定企业的投资、筹资以及风险管理策略从而达到股东价值最大增值的一系列策略的总和。J. A. Pearce Ⅱ与 R. B. Robinson(2000)首次明确发表财务策略一词,并认为,它从资本投资、负债杠杆和利润分配方面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作出了较长期的规划和指导,具体表现为以下:①合理的资本成本;②恰当的资本结构比例;③股利分配的比例与方式;④信用政策。E. F. Harrison 和 C. H. John认为,财务战略是企业制定的资金来源和计划、资本与费用预算、财务杠杆以及股利政策等相关资本结构与资金计划,以保证竞争战略的落实,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Ruth Bender 和 Keith Ward (2013)在他们的著作里,对财务战略做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述。与 V. K. Reddy 类似,他们认为,其目标是股东价值增加,而不是经营成本最小。内涵有:一是筹资;二是在公司内部有效地管理和运用这些资金,资金运用涉及利润的再投资或分配决策,即投资和分配。
国内研究:生命周期:我国的很多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也进行了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陈佳贵(1988)教授认为企业进入衰退其后,存在两种前提:衰亡和蜕变,并分析了衰亡和蜕变的本质区别,重点对处于衰退期之后的企业的各种蜕变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价值。此后,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李业(2000)认为,企业发展应分为出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周三多、邹统钎(2002)认为,企业应按照经营战略分为专业化、多元化和归核化三个阶段;任佩瑜(2003)认为,应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复杂过程,揭示企业发展变化的内在机理。目前,企业界和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原有的企业生命周期研究转向对企业寿命的研究,即如何保持和提高企业的成长性,从而延长企业寿命。财务战略:国内对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财务战略问题的研究目前专著较为鲜见,主要见于专家学者的发表的文献以及硕博论文中。刘志远(1997)重点分析企业资金流动,他认为,财务战略是在内外部环境约束下,以具有创造性的视角对资金营运进行规划,以辅助实现企业整体战略。陆正飞(1999)认为,财务战略是根据企业远期规划来设定的相关财务目标。他首先研究了企业的总体目标与财务目标,分析了企业的财务战略环境,认为财务战略的规划与选择既要基于企业内部资质,又要考虑外部环境特征。他认为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战略包括适度负债、规模扩大、资金营运与资金积累三大核心问题。魏明海等(2001)认为财务战略是通过保证现金流良好运转来提升盈利能力。他提出在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后,结合内外部情况与周期性因素来制定其财务战略。而针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财务战略选择的问题上,我国学者还作出了以下研究阎达五、陆正飞(2000)认为,财务战略可分为快速扩张、稳健发展和防御收缩型,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基本特征。他们提出的观点获得了研究者的普遍认可并对后续学者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孔宁宁(2004)认为,财务战略服务于企业持续经营发展,企业的经营及财务风险具有不同特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环节分别有不同表现,进而阐述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谢国珍(2006)以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为线索,系统地论述了财务战略管理的不同模式及相应财务战略的选择。杨海平、崔荣芳(2008)在生命周期的观点上,全面分析了财务战略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在初创期的财务战略重点是吸引投资者,即在初创期,企业拥有满足发展所需求的资金是关键,应以筹资为重点;在成长期的战略重点是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因为成长期企业销售毛利率非常高,但净利率可能非常低。余国杰、曹芳等(2009)详细地分析了生命周期不同时期的财务特征。他们采用了资产负债率、现金周期、利润率、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来界定不同时期的企业财务特征。王金龙(2010)分析了与企业财务战略密切相关的因素,论述了周期性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企业的财务战略中。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3日,确定选题并提交。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2022年1月19日-2022年 1月31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3月19日前,根据大纲进行调研, 完成一篇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英文原版资料的翻译,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准备中期检查资料。
5. 参考文献
[1] 陈佳贵.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 [J]. 中国工业经济, 1995,(11).
[2] 任佩瑜、林兴国.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生命周期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2003,(6): 35-39.
[3] 刘志远. 企业财务战略[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