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作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前沿课题,公司治理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最初起源于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一代理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公司因管理不善,治理结构不合理而相继倒闭。因此,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发端于英国的公司治理浪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影响下,公司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己成为全球的一个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与国民经济市场化的纵深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日益严重的治理问题引起了理论界、企业界以及其他有识之士的密切关注,国有企业的治理改革及其深化亦成为当前理论界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乃至政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既有相关实践证明,相较其理论教义而言,我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深化中的模式构建仅具形似而不得精髓,以至于其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对西方或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照搬或常留于#8220;西方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其借鉴(启示)#8221;云云,更为严重的则在实践中仅表现为#8220;头痛医头,脚痛治脚#8221;。随着改革的深化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改革,必然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这就必然要求我国企业建立一种处于市场转型特殊条件下的全新的公司治理模式。
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公司的治理问题,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的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上市公司公司内部治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进行一般性的理论探讨,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各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参照外国公司治理实践中普遍认同的标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对策。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形成我国上市公司公司内部治理现状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治理是指在一个公司的可控资源范围内,为实现公司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总称。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把内部治理可以分为:董事会、经理层激励、资本结构和内部章程等四个方面。
(一)董事会
董事会向股东承担受托责任,负有战略管理和监督义务,是公司治理的关键。以往的研究集中在董事会结构和公司价值之问,治理方式和投资融资决策之问的相关性。Rosenstein(1990)认为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问的独立程度,对公司治理有重要影响。Hermali(2003)对董事会结构进行理论研究,建立董事会对经理层扮演顾问和监督的角色模型,并得到了最优董事会规模。Lehn (2005)研究后发现,虽然奥克斯利法案(SOX)后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提高,但他认为董事会规模和结构是内生决定的。Larcker研究董事特征发现董事会的监督能力向#8220;繁忙#8221;的董事们妥协,并董事之问的复杂#8220;暧昧#8221;关系导致监督效率降低。Agrawal(2006)认为董事具备有关财务的知识会降低会计重述的概率。Anderson (2005)认为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独立、有效运行时,市场对薪酬报告给予更高的可信度.Kroszne(2001)认为董事会中出现商业银行代表与贷款规模、外部融资活动频率和较大的债务事件有关。许江波(2009)研究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兼职与较低国有股持股比例的交叉作用对上市公司价值带来负面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进度:
1.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完成基础资料的收集,并提交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19日至2022年3月19日: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并完成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Shleifer,Vishny.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Finance,1997(52):737-775.
[2]Gillan, Starks. A survey of shareholder activism:motivation and empirical evidence [J].Contem poetry Finance Digest, 1998 (3):10-34.
[3]吴敬琏.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6(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