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以万科宝能之争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31 11:38: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独立董事制度源于20世纪30年代,1940年美国 《投资公司法》要求投资公司的独立人士在董事会中的比重不少于40%,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

独立董事的出现是基于早期的公司治理的内在缺陷,这种缺陷导致了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日趋严重,特别表现在董事会的功能日趋失效。

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阐述独立董事这一概念的内涵、来源等理论基础,重点论述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的两种职能:一是为董事会决策提供有效建议,二是监督其他董事以及高管。继而着重解释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治理绩效的关系。

其次,以万科宝能之争的案例为背景,探究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对万科的影响,分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这一事件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

最后,针对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对独立董事的聘任、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独立董事制度从20世纪30年代的创立,到21世纪引入我国进一步完善发展。独立董事的功能是什么?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是否有影响?独立董事是否具有独立性,又如何保证?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些都是该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主要有 Fama (1980) 、Fama and Jensen (1983) 、Williamson (1985) 、Hermalin and Weis- bach (1988) 、Rosenstein and Wyatt (1990) 、Froker (1992) 等。在功能方面,他们从理论上指出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从两个方面增强了董事会职能: 一是为董事会决策提供有益建议;二是更好地监督其他董事和高管。这里既认为独立董事只是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建议,也认为独立董事要监督其他董事和高管。考虑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制度,Fama amp; Jensen(1983)进一步将独立董事履职行为与人力资本价值相联系分析了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认为独立董事具有有效履职而不与经理合谋的动机,因为大多数独立董事是其他企业的经理或非企业类机构的重要决策者,他们具有在人力资本市场上成就决策控制专家“美誉”的潜在动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0日前,确定选题并提交。

2022年11月25日前,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月6日前,写出论文初稿,修改论文,准备中期检查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谢德仁.独立董事:代理问题之一部分[J].会计研究,2005:39-45

[2]谢志华,粟立钟,王建军.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J].会计研究,2016:46-54

[3]徐高彦.独立董事独立性、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6(4):77-8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