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壮大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员工的压力也在增加。企业为了存活下去,不断要求创新发展,而促进企业加速向前的担子落到的,则是企业员工的肩上。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呈现出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企业员工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员工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一方面竭尽精力的为工作思考、努力;另一方面又渴望自由、安逸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两种矛盾随着时间的延伸与工作的进行不断激化,发酵。工作倦怠,则是在矛盾双方不断累积、反应的期间诞生了。工作倦怠不仅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降低员工的组织承诺度和忠诚感,导致企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降低,甚至带来一些其他的不利的连锁反应。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国外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工作倦怠,而中国现在在这一领域,仍属于起步阶段。在我国,由于其特殊的服务对象与工作方式,警察、教师、医护人员这三大类型工作者,是工作倦怠的研究者最倾向的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产业转型,企业员工的工作倦怠正在出现,并且他们的倦怠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员工,将会是下一类工作倦怠感最严重的工作者,因此,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应被重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从工作倦怠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引起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再进一步分析其具体原因,最后提出降低我国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相关建议。
研究内容:
一、关于工作倦怠概述:工作倦怠的含义、国内外学者对工作倦怠的解释、工作倦怠的表现形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工作倦怠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人感受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降低等。
国外研究工作倦怠起步较早,主要的研究者包括Perlmam、Hartman、Maslachd等,前两者对工作倦怠及其症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与总结,而后者则是对过去30多年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更提出了著名的MBI(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量表。到目前为止,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有90%以上的期刊论文与研究报告都已该量表作为测量工具。
在国内,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这一方面的学者较少,首先研究这一方面的专家是李永鑫,该学者在马氏工作倦怠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的C-MBI量表,这一量表的诞生加速了中国学者对工作倦怠的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工作倦怠的对象基本集中在警察、教师、医护人员这三种职业类型上,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还是一片欠开发的领域。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在前期搜集并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提交文献综述与外文文献翻译资料; 2.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3.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4.2022年4月20日前:修改论文,配合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 5.2022年4月20日--5月10日:反复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贾晓波,陈凤荣.工作倦怠的测量及其干预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1):55-60. [2]: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26(3). [3]:李永鑫.工作倦怠结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4,2(2),474-476. [4]:于萍,孙启隆.基于MBI-GS量表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5]:李永鑫.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行为与研究,2005,3(3),234-238. [6]:王世嫘.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 [7]:曾远红.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4(18). [8]:苏文明,吴薇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归因研究[N].西华大学报,2007(6). [9]:王怀勇,刘永芳.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研究:归因的视角[Z]. [10]:陈禹.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员工工作倦怠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11. [11]:李晓艳,周二华.心理资本与情绪劳动策略、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3,26(1):38-47. [12]:李丽英,邱红洁.影响职业女性工作倦怠的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