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前期的研究关注于企业是否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应履行哪些责任等问题,而目前大量的学者已开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其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研究是焦点问题之一。
另外,以往的研究并没有考虑领导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道德型领导风格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综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道德认同如何发挥中介作用来阐释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道德型主管行为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2、道德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下属工作生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道德型领导行为相关研究
道德型领导的起源和形成。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言中的'Ethos”,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品质以及特质等。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于道德一词的定义是:“一门探讨好坏是非,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过去关于道德和领导的关系研究是从美国学者Bums (1978) 对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阐述开始的。Bums认为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变革型领导强调道德的问题。几年后,Bass (1985) 正式提出了交易型领导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直以来,行为研究者都过于关注领导者的特质与行为,而对领导德行的重视不够。因此,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对以往的领导研究思路进行反思,致力于道德领导力的分析。道德领导的概念。道德型领导最早在1987年被美国哲学家Enderle提出,他主要是从影响他人的个体层面领导和影响组织的组织层面领导两方面来考虑。此时,学者们主要研究什么是道德型领导、道德型领导有哪些特质等问题,Gini (1997) 则认为道德型领导就是“在互动和决策过程中运用权力的方式”。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Brown等学者首次从社会学习的视角明确提出了道德型领导的定义。Brown (2005) 等人基于社会学习理论, 将道德型领导定义为领导者通过采取符合道德伦理的行为树立榜样来引导员工, 并通过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沟通、决策参与等方式促进员工采取此类行为, 并且通过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沟通、决策参与等方式促进员工采取此类行为,并且通过组织内部的奖励惩罚制度来强化和稳定员工道德化的行为方式。非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做出的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并对他人或社会利益有害的行为举动。道德认同又称作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在自身内在道德伦理模式与社会道德模式之间所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互动过程。员工的道德效能是指员工处于企业的组织文化环境下,面对不道德现象的处境下,员工能充分调动内在动机和认知等心理活动,并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从而使自己做出符合伦理道德和大众所期望的行为能力和信念。企业组织中道德型领导对于员工的行为具有强烈的引导和塑造作用,对企业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者莫申江等将Moral Leadership翻译为道德型领导或伦理型领导,而梁建等学者则将其译为伦理领导。
(二)员工反生产行为相关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日前——完成选题工作;
2022年11月29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022年3月13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梁建.道德领导与员工建言:一个调节-中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J]心理学报, 2014(2):252-264
[2]刘慧芳.伦理型领导综述[J].经济, 2016(6):00177-00178.
[3]苗仁涛,孙健敏,刘军.基于工作态度的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 251(9):29-4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