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全球变暖是人类普遍关心的话题,温室气体的排放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Hansen J(1999)及Jones P D(1999)相关研究表明,自1975年以来,地表温度大约提高了0.5℃,二氧化碳作为主要温室气体的一种,Root T L等(2003)利用全球变化的诊断指纹,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80%物种的生物性状,究其原因,Vitousek P M(1994)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直接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且该变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就目前气候特征而言,这一观点无法被否认。
农业生产对象为动植物,其生产过程与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一方面,气候的变化及生物性状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且气候灾难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另一方面,农业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赵文晋等(2010)测算,当前我国的农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到总二氧化碳排放的17%;从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角度,李波等(2011)对我国19932008年的农业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测量,得出了我国农业二氧化碳排放阶段性上升的结论;此外,黄祖辉、米松华(2011)采用分层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测算了2007年浙江省农业碳足迹,指出化肥的生产、运输及施用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分地区的研究亦较多,田云等(2012)测算了2010年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于测算方法的不同,各研究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整体而言,农业生产与二氧化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目标:本文首先通过IPCC的碳排放测算方法测算出各个产业因能源使用引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投入产出表及能源统计年鉴对我国涉农产业体系进行合理归纳,从而从宏观角度把握我国涉农产业碳排放变化趋势,并通过产前、产中及产后环节的划分,了解因生产资料投入、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流通及销售过程中因能源消耗引致的碳排放,最后,通过计量分析,验证涉农产业体系碳排放与经济 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
2.内容:
1) 对我国涉农产业体系进行划分,分为为产前、产中及产后环节。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涉农产业碳排放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确定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讨论对象的一般印象,确定数据收集的方向,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材料,了解碳排放的可能进一步研究的话题。
(2)实证研究法:根据现有的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提出的EKC曲线的作用机制,合理解释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从而了解二氧化碳是任其发展还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2.技术路线
EKC曲线验证 |
3.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所需实证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查阅历年统计年鉴可以得到,碳排放问题笔者相对熟悉,数据可得性高,准确性较高。本课题调查研究技术路线清晰,设计合理,分析方法具有操作性。
笔者对调查研究设计的相关基础知识、运用方法有相当了解,经济及相关知识扎实,此前曾参与碳排放的相关课题,并能熟练运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技能和软件。硬件完备,文献资料易于通过网络资源搜集。
4. 研究创新点
四.特色或创新之处
1.从涉农产业体系的角度考量碳排放的规模及变化趋势;
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运用到二氧化碳排放中 ,并尝试解释内在机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3年12月,数据收集、资料收集
2014年1-2月,数据整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