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将城市、县城、农村三元因素纳入对农民工购房行为及倾向的影响研究,对于农民工的选择行为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同时从农民工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加完善县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理论。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新型城镇化中重要的城市边缘人口,其代表着中国巨大的城镇化潜力。对于农民工购房行为及倾向的研究能够更多地发掘这部分潜力,实现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定居生活。同时从农民工的角度发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这一城镇化途径存有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大城市的吸纳能力有限,开发成本非常高,是农民工所无法支付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工自发选择去县城买房定居就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农民本身有非常强烈的城市化诉求,定居县城一方面可以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同时不必支付太高的生活成本,并且还可以从自己的村庄获得资源的支持,选择县城,无疑是在大城市、乡村之间的一个折中选择。陈阳霞( 2013) 认为县城是农业人口就近城市化第一空间梯度,是一条科学、可行的城镇化路径。吕灵华( 2013) 认为县城的发展是“四”同步的重要承载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人口转移的减压器和文化保护的承载。李淑霞( 2014) 认为县城是城镇化发展中低成本的产业聚集地和低门槛的人口转移地,是建设经济多级立体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城市和乡村间的联接点。刘国斌,韩世博(2015)通过理论实践分析,认为县城在新型城镇化的作用体现在县城发展对提高整体城镇化水平作用关键、潜力巨大;县城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体制改革的基本单元;县城产业发展对解决农民工问题作用明显,能够减缓中心城市压力;县城公共服务完善与城镇建设一体化,是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保证四个方面,并针对当前限制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提出以县城为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刘成斌(2015)认为在务工地购房和回迁式购房已经成为农民工购房选择的主体。而农民工流动的家庭化、长期化影响着他们的购房选择,农民工家庭化的流动对其在上述选择中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卫生委发布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整理,筛选已经发生购房行为的农民工,并研究其购房的区位选择。主要研究“江苏—上海”双向流动范围内农民工的购房区位选择。控制经济收入、社会保障以及房价等核心变量,对比务工地城市购房、务工地周边县城购房、户籍地周边县城购房以及回乡自建住房的农户的差异;进而对县域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人口更为健康、平稳的流动提出政策建议。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①二手数据分析法
使用卫生委发布的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根据访问对象的户籍地情况及流动情况筛选样本,提升样本的相关性。使用更大样本量的抽样调查数据能更具代表性地反映苏沪两地流动农民工的购房区位选择情况。
②计量模型法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关注农民工的购房区位选择,特色在于关注其已经发生的购房行为分析,而并非购房意愿的研究;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筛检研究对象,关注苏沪地区的流动农民工的购房行为,对两地的政策建议更具代表性。
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进一步对县城根据地理位置细分,分户籍地周边县城和务工地周边县城,将前沿的城县乡三元结构进一步拓展,丰富其住房区位选择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民工在购房区位选择时县城偏好的成立。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月至2月阅读研究领域内相关文献,总结前沿的研究方法及方向。
2月至3月中旬完成全国流动人口数据的筛选处理。
3月中旬至3月底完成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模型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