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经济作物,含有34%~45%的蛋白质、19%~22%的脂肪、25%~28%的糖分和多种维生素,且不含胆固醇,它既是一种营养平衡的食物,也是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认识也越来越深,从而对食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对大豆等食品的食用质量,加工质量,营养质量及外观质量等,然而大豆的产地品质差异较大、水分含量不均且偏高、储藏稳定性较差,在储藏期间容易出现吸湿生霉、浸油赤变、发芽率丧失等不良现象。
在大豆储藏上,明确大豆堆的孔隙率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 测定不同水分的不同种大豆堆的孔隙率;
2 给出水分对大豆堆孔隙率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粮食孔隙率的测定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在1967年Thompson等[ ]使用气体比重瓶,测量了小麦、高粱、玉米、大豆等粮食的孔隙率。Gustafson[](1972)采用气体比重瓶法,测定了玉米的孔隙率。 Chang[ ](1988)使用气体比重瓶法,测量了玉米、小麦和高粱在不同水分含量情况下的孔隙率。Kocabiyik[ ]研究了主要作物的孔隙率值和某些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测量了孔隙率值在不同的水分含量下,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结果表明,孔隙率值、含水率和物理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Kibar[]研究了在土耳其广泛栽培的Osmanc1k-97水稻品种的一些物理和力学性能,从10~14%(d.b.)的水分含量范围内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米粒的轴向尺寸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这种情况是由于水稻吸收水分所致。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稻谷的算术和几何平均直径、球度、晶粒体积、表面积、真实密度和孔隙率也有所增加。
田晓红、李光涛[ ]使用计算法和仪器法两种方法对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的孔隙率进行测定。其在对测定粮食孔隙率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只通过不同压力、不同装样方法角度对测定粮食孔隙率的影响进行探究,没有从粮食水分含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上测定粮食孔隙率的装置的容积都很小(5升以下),只能测量小粮堆(5升以下)的孔隙率,不能测定粮仓内粮堆孔隙率。郝倩[ ]等通过测量气体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将仓内小麦、玉米的孔隙率依据气态方程原理计算出来,确定了模型仓内粮食的孔隙率。但该仓的容积只有50升,测定的只是小麦和玉米的平均孔隙率。王娟[ ]结合PFC3D 离散元数值模拟压力试验法,并运用公式计算法和压力实验法,研究麦堆的孔隙度大小。通过比较测试的模型得到e-p、n-p曲线,孔隙比的粮食堆,孔隙率的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粮堆的宏观参数如孔隙比、孔隙率和微观结构参数如粒子刚度和粒子间的摩擦系数与性有良好相关性。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01-2022.11.23 选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022.12.01-2022.12.31 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22.05.26-2022.05.31 确立试验方案;
5. 参考文献
[1]李维才.唐朝粮食思想初探[J].江汉论坛,2011,(2):79-83 [2] 程绪铎,陆琳琳等.稻谷堆弹性模量的实验测定和研究[J],粮食储藏,2011,3(24):31~39. [3] 李心平,李玉柱等.玉米种子抗压特性及裂纹生成规律[J].农业机械学报,2011,8(42)94~98. [4] 刘传云,张强,毛志怀.大豆表观接触弹性模量的测定[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7,(10):12~14. [5]刘英.陈化稻米品质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12):1-2. [6]刘志云,温吉华.大豆弹性模量的测量与研究[J].粮食储藏,2010,39(3):27-30. [7] 王铁行主编.土力学[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94~106. [8] 杨光,田堪良.土的弹性模量测试方法的研究.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9(5):145-147. [9] Irvine, D.A., D.S. Jayas, M.G. Britton, andN.D.G.White.1989. Dynamic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ed bulks againstvertical surfaces .ASAE PaperNo.894004.St.Joseph,Mich.:ASAE. [10] ASAES368.4 DEC2000(2006),compression test of Food material of convex shape[s].stJoseph;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engineers,2006 [11] Kachru,R.P.,Gupta,R. K.,amp; Alam,A.(1994). Physico~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foodcrops [12] 袁月明, 栾玉振. 玉米籽粒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4):75~78. [13] 杨平主编. 土力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8~107 [14] 周云,曹毅,郑刚,王德华.东北地区玉米破碎原因及解决措施[J].粮油食品科技.2007,(6):20-22 [15] 程绪铎,陆琳琳等.稻谷堆弹性模量的实验测定和研究[J],粮食储藏,2011,3(24):31~39. [16] 程绪铎,安蓉蓉,曹阳等.小麦粮堆弹性模量的实验测定与研究[J].粮食储藏,2009,6(38):22~25. [17] Liu M,Haghighi K, Stroshine R.L. Viscoelas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oybean seedcoat [J].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1989,32(3):946~952. [18] ZHANG Q, BRITTON MG, KIEPER R J. Interactions between wheat and a corrugated steel surface.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1994, 37(3),950–956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