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对比及相关性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01 17:29:2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纳豆激酶(Nattokinase)是1987年由日本学者从纳豆中提取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该酶不仅具有明显的溶栓能力,还可以激活体内的纤溶酶原,从而增加内源性纤溶酶的量与作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心脑血管栓塞的药品如尿激酶(urokinase,UK),链激酶(streptokinase,S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毒性较强,副作用较大;体内半衰期短,难以发挥药效;来源紧缺,价格昂贵),而纳豆激酶有望弥补这些缺陷,成为新一代的溶栓药物。

纳豆激酶的活性反映了纳豆的治疗功效,因此活性测定是纳豆激酶研究和质量控制中必需也是关键的技术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纳豆激酶是由纳豆芽袍杆菌经发酵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用于溶检药物的开发。

本文比较了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和其他几种测定方法,为快速、准确地标示纳豆激酶的效价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纳豆激酶;活性测定1、纳豆激酶简介纳豆是日本的一种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营养食品,源于我国的发酵食品豆豉,它由蒸煮熟的大豆接入枯草芽抱杆菌或纳豆菌后发酵而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从线性和精密度等多个方面,对纤维蛋白平板法和紫外分光法等测定纳豆激酶活性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验证了其测定值之间的直线相关性。

2.通过实验对比并分析杂质、时间、温度等条件对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精密度的影响。

总结每个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范围以及局限性等,根据现状分析前景并提出优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1.2022年2月,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寻找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相关资料,文献综述思路形成,实验方案制定;2.2022年3月,对几种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比较,选择实验条件,初步试验。

3.2022年4月至5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2022年5月至6月,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几种方法的对比和相关性,撰写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目前,世界各地有关纳豆激酶活性检测的实验室都通常采用紫外分光法,这种方法虽然用时较短,但是结论没有对比标准,测定的活性误差比较大。

通过查询中外文献,在全球第四代纳豆激酶生产基地微生物实验室,我们通过几种方法的对比,验证了不同方法测定值之间的直线相关性,为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提供了便捷,测定的结果更加可靠、准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