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次干路是连接城市片区内部的重要通道。
随着城市经济水平提高,城市面积拓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居民就业居住的分离,大量片区内部的交通流经由次干路连接至主干路,造成了次干路交通周期性拥挤。
因此对这类连接性质的道路的交通运行加以分析和评价,进而提出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案在交通压力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针对目前混合交通流在天华南路运行效率偏低的情况,通过对该道路的交通运行加以分析和评价,进而提出交通管理和控制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于天华南路的交通状况加以调查,包括交通设施,交通特性以及道路线形等基础资料的调查;2、进行交通量的调查,分高峰和非高峰时期,以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3、对于道路要有较为完整的绘图,对于数据同时也要由柱状图、饼状图加以分析;4、对于天华南路的交通设施进行相应的改造,探讨出减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干扰的优化方案,同时对于该路段的交通拥挤的状况提出解决方案,如进行渠化方案的设计,交叉口信号的优化等;5、对于同一个问题要有不同角度的优化方案,同时进行优化方案的的对比;难点问题:1、天华南路交通组织复杂,除开要考虑早晚高峰,还要考虑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对于交通量的调查来说工作量巨大;2、提出合理的控制方案需要对与其相连的其他道路加以分析和考虑;3、在对天华南路进行改造时,如何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干扰,从而提高效率这方面比较困难;4、天华南路作为一个关键性的路段,周边全是商业和住宅区域,可改造的条件有限;5、车头时距的调查也比较困难;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状况:1、李鹏飞等人在《多种交通流状态下的交通波模型》一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跟驰的物理机制和车辆运动学特性推导出交通波速度传播统一模型,采用高点视频拍摄和视频车辆轨迹提取的数据采集方法获取实际调查数据,得到了停车波和起动波的波速计算值。
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车辆速度和车头间距对交通波波速的影响区别,为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周旦等人在《混行非机动交通流车速离散特性研究》一文中表明非机动车车速离散是影响非机动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车辆之间速度差异越大,可能产生的超车风险越大,对非机动交通安全的影响也就越大。
4. 研究方案
首先是参考国内外研究交通组织的研究方法然后联系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数据分析主要是建立调查数据(交通流三参数)与时间或距离的关系散点图或者柱状图;不同出行方式的比例关系和变化可用饼状图表示;将复杂的曲线函数关系改造或者简化为线性函数;建立车头时距与车型跟随及时间空间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波动理论解释交通流变化;分析交通违章和安全隐患成因;分析交叉口饱和度。
最后提出可行的管理和控制方案。
5. 工作计划
周次 工作内容第1周 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对指定的英文原文进行翻译,及时完成翻译工作,着手写开题报告第2周 基本资料调查:调查现状道路交通设施调查,调查现状道路交通特性调查第3周 机动车交通量调查、非机动车交通量调查、行人交通量调查、公交车交通量调查第4周 车头时距调查,交通拥挤因素调查,交通拥挤影响范围交通拥挤时段调查,绘制平面图5~6周 基本数据及资料分析:7~8周 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模型建模9周 撰写论文并开展交通组织、管理、控制设计10周 撰写论文并开展平面设计图绘制11周 完成论文撰写并整理调查资料、分析结论和设计成果。
12周 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13~14周 论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