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2-11-29 11:15: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网络迅速成长的今天,WEB2.0技术日益成熟,而WEB2.0的重要产物微博深深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研究微博对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本课题拟从大学生日常网络活动,微博关心程度,微博使用频率等方面对大学生使用微博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发现当代学生人际交往重点。

人际交往是人员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活动,而网络的日益发展,改变了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形式,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微博是大学生们参与到网络社交中的一种主要形式,网络中围绕微博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媒体渠道,微博媒体逐渐趋向于正式化全面化。研究微博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可以有助于研究未来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结构体系。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微博社交与传统社交的区别;

2、微博社交的特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学者陈雪在试析新型微博人际关系中说所谓微博,就是微型博客,是博客的一种缩减形式,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加速,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的空闲时间空间引起了人们的主义,微博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兴起的。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简单来说微博就是一句话博客,微博可以编辑成简短通知,指令,图片内容等。微博的关注机制分为可单向、可双向两种。

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它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从郭先生的这一论述中,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也可以是形成人际传播的方式之一。众所周知,微博是以文字更新来实现信息即时分享这一功能的。可见,微博传播是以网络媒介为信息平台来实现其运行的,而网络媒介绝对可以算做是一种有形的物质媒介。另外,吴文虎先生曾在其专著中明确指出:人际传播是,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网络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而微博传播无疑就是利用网络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的一种。从这一方面说,微博传播应该属于人际传播的一种形式。此外,郭先生还指出:人际传播具有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第二,信息的意义更丰富和复杂 ;第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性频度高 ;第四,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而微博传播中的加关注与转发功能对信息获取渠道的极大扩展;各种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交换;回复功能的运用及时增强了博主与粉丝之间的信息互动以及随时随地随意地信息发布这几个特点无不是对郭先生所提人际传播特点的阐释与对应。综上所述,微博传播无论是从传播方式上还是从传播特点上都符合人际传播的定义与厘定,因此,可以确切地说:微博传播属于人际传播的一种。

褚建勋先生在基于用户网络关系结构的微博社交功能研究一文中指出微博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的联系。微博人际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有很高的相关度。微博主体在微博中所加的粉丝通常是这么几种类型: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知名人士(公共人物)以及组织机构(各种媒体、个人兴趣小组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加的都是认识的人,亦即亲友、同事等。这样看来,微博人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现实人际关系的投射,对于这些认识的人,微博人际交往仅仅是在交往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载体与现实社会中有所不同,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人际交往关系格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查阅历史文章和研究资料,比对历史文章资料,统计历史调研数据,原始调查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之后,进行分析结果的综合整理与研究成果确定,制定有效的研究记录方案。

本文主要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论文周计划:

第01-03周 确定选题,进行课题调研, 进入数据库查询微博有关资料文章,完成开题报告。

第04-06周 学生导师见面,确定选题,导师将备选课题发给论文联络员,专业负责人根据情况汇总调整重复以及不及格的选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