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货币从无到有,从实物货币发展到信用货币,货币的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在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就开始使用一些粘土块来处理一些经济事务,而目前均采用国家发行的信用货币进行经济活动。货币的形态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很大改变。货币形态的发展受到科技和人们习惯的制约,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习惯的改变,货币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牲畜,再到后来殷商时期的贝壳(萌芽时期的货币),再到后来的农具,再到后来的铸币、金币、银币、金银代币等,逐渐发展成为靠国家信用支撑的纸币等等,也就是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等发展阶段,现在我们正处于信用货币阶段,货币与传统货币之贵金属脱钧,不可兑换,信用货币背后的支撑实质上为国家和央行之信用。
2009年比特币的出现,标志着数字货币实体化,由于比特币等货币发行方均为私人,由于发行方信用不强,其自身价值一直饱受争议,价格并不稳定,人们对其信任更多的是出于对其背后技术的信任,2013年塞浦路斯事件推动了比特币价格的上涨,让人们意识到比特币具有避险投资特性。现在我们谈数字货币监管,很大一部分是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这些货币因为由私人发放,无信用背书,很大程度是只是靠着人们的纯信念进行支撑:希望泡沫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自己找到接盘者。相关经验表明,新参与者更多的将其视作资产,纵观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值波动颇大,故以之为交易的一般等价物,在价值尺度方面的发挥作用的话,需要不时对比其本身价值,因此,这种私人数字货币表现出来的属性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投资品而不是货币。
人们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早已开始,随着2009年比特币出现并稳定运行10年,让人们对数字货币产生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比特币收到追捧的背景下,各国央行都加快了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推进数字货币的研究:2014年,央行成立团队,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2015年,央行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报告,原型方案也完成了两轮修订;2016年1月,央行指出央行将积极攻关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2016年11月,央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院,开始招聘有从事数字货币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人员;2017年1月,央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我国2014年起就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202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盘点央行的2019:金融科技》一文,称基本完成了数字货币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数字货币理论解释、数字货币技术基础进行梳理总结,然后对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文献,对数字货币的框架设计进行梳理。
关键问题: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缘由;法定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的比较;法定数字货币发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些国家还未放弃私人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他们针对私人数字货币近些年引起的风波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措施。然后更多的国家在私人数字货币身上看到了CBDC的影子,他们认为CBDC相对私人数字货币而言具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也能很好地弥补私人数字货币存在的各种不足,故而纷纷对其展开研究。最早提出类似CBDC这一概念的是Muhammad Shoaib等,他们将其称为官方数字货币(OfficialDigital Curency, ODC),并总结了ODC的四个特点。第ODC由一国货币发行当局发行和管理;第二,ODC可以与传统纸币1: 1兑换;第三,ODC和其他外币的汇率与传统纸币相同;第四,ODC不仅流通于互联网络中,也可替代传统纸币。他们认为ODC只是由系统生成的一串数字,每串数字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虚拟标记,该虚拟标记可替代传统流通的纸币。ODC可以降低抢劫风险,发行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实用性强,只需要一台联网的电脑或手机就可以实现转账。另外他们认为ODC系统在可执行框架、运行安全和跨国支付等方面还有待发展。
Morten Bech等提出过中央银行加密货币( Central Bank Crypto Currencies ,CBCC)的说法,是CBDC的前身。他们将CBCC分为两种可能的类型:一种是针对消费者可进行零售交易的、广泛可用的支付工具;另一种是仅限用于批发支付、访问受限的数字结算代币。他们认为在决定发行何种CBCC时,中央银行不仅要考虑消费者对隐私的偏好以及对支付、清算和结算等方面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要考虑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可能面临的风险,但并未提出对两种货币的偏好选择。 Alex CukiermaneT也提出了两种路径的CBDC,一种是仅限于在银行部门间交易流通的CBDC;另一种则也允许私营部门经认证后持有交易的CBDC。他更偏好后者,认为后者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可能会更积极。Michael D Bordo和Andrew T Levin8对基于账户的、计息、货币政策框架能够促进价格稳定的CBDC提出了设想,他们坚信CBDC可以作为一个几乎没有成本的交换媒介,价值储存安全,记账单位稳定。Jack Meaning和Ben Dyson等提出了差不多的想法:一个可以广泛应用、不影响货币政策并且是基于账户的CBDC更值得选择。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1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CBDC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2部分介绍了CBDC的含义和特征,CBDC的含义主要是通过各国学者对虚拟货币、电子货币、CBDC三者的区分得出的,而CBDC的特征主要是从它的法偿性、所采取的技术、转移机制以及能实现可控匿名四个角度进行论述。
第3部分分析了国外关于是否发行CBDC、基于何种动机发行CBDC以及发行何种CBDC的理论争议,研究了委内瑞拉发行石油币失败的原因,从英国RS Coin项目、瑞典和乌拉圭的本国货币数字化、加拿大Jasper项目和新加坡Ubin项目等实践/实验中获得启发,讨论如何完善我国DC/EP的设计框架。
5. 参考文献
[1]宝山,文武.法定数字货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
[2]谢平,石午光数字货币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3]王菠,愚公,韩晓明数字货币[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年.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