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学习打卡”行为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8 08:56: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美国著名的媒介研究专家马克波斯特提出的 “第二媒介时代”已经成为现实,这种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同时也扩大了信息传播面。新媒体的互动性、易得性、数字化等特点为学习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怎样才能更好发挥新媒体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值得深思。微信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充分体现出这些特征。《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微信每个月有10.82亿用户保持活跃。除了社交功能外,微信朋友圈也成为用户发布和获取信息的主要互动平台,而在这种互动当中,“学习打卡”开始成为大学生这个群体热衷于分享的内容。

如今“打卡”已然成为一种流行语,在网络环境中发生了语义泛化,使用场 景也更为多元,记录、签到或参与之意都可 用“打卡”一词来表达。

当学习这一高卷入的连续行为被拆解为片段发布于社交平台,其背后遵循的是“观展——表演”的人际交往逻辑。当展示动机取代自律管理动机主导学习打卡行为时,则会导致学习效果甚微、自我认知偏差和学习者异化等一系列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社交媒体学习打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社交媒体学习打卡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刘娇娇(2019)以“镜中我”理论、拟据理论和夸示性文化消费为基础,探究了学习打卡的动因在于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模式缓解碎片化时代用户的知识焦虑。但是这种病毒式传播的打卡行为容易造成一种传播的假象,受众盲目跟风,形成阅读误导。陈雨萌(2020)将“打卡”行为分为自发的发送文字图片在社交媒体上和通过app、小程序等分享的两大类。并且在微信对于第三方软件的强制打卡行为进行了管制以后,提出促使打卡行为依旧存在的原因在于在他人监督下的自我激励、知识焦虑下的盲目跟风、满足自身“表演”的心态。张曦今(2020)认为“打卡热”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无论微信如何封杀,网络打卡并不会消失,也许会逼退自上而下的出于商业目的的受众参与,而更多人已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借助网络打卡实践来建构自我身份认同与想象。何思妍(2020)提出了为更好发挥新媒体环境下付费打卡模式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平台方应从学习内容、打卡设计、社群运营等方面着手改善自身模式,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研究进度安排:

(1)2020 年 10 月,理解论文题目的内涵,拟定查阅文献的计划;

(2)2020 年 11 月,查阅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Bandura 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84(2): 191-215.

[2] Bean J P. Student attrition, intentions, and confidence: Interaction effects in a path model [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82, 17(4): 291-3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