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长江素有#8220;黄金水道#8221;之称,其流经地区城市集中、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由此形成的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8220;T#8221;字形空间结构战略中一条重要的一级发展轴,与沿海经济带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
产业结构的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产业结构的研究特别重要。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 并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特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长江经济带的整体经济发展现状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研究分析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 探索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现如今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特点,需要大量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得出其发展现状的结论,并以此探索各区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根据本文所得结论研究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写作提纲: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1.2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内容 1.3.3文章安排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长江经济带的整体经济发展现状2.1 长江经济带的介绍2.2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现状第3章长江经济带的不同区域及各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 1.上游1.1 上游的地理位置介绍与经济概况1.2 上游的产业结构1.2.1 第一产业1.2.2 第二产业1.2.3 第三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2.中游2.1 中游的地理位置介绍与经济概况2.2 中游的产业结构2.2.1 第一产业2.2.2 第二产业2.2.3 第三产业3.下游3.1 下游的地理位置介绍与经济概况 3.2 下游的产业结构3.2.1第一产业3.2.2第二产业3.2.3 第三产业第4章 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存在问题2.影响因素第5章 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研究的结论与建议1.研究的结论2.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长江经济带的专项研究,但是其区域经济理论和流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却对国内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内学者从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合作发展和差异程度以及某个地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
在罗蓉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中提出,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和重庆7省2市, 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 各省市之间联系紧密, 承接性和相容性强, 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该区域具有显著代表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计划是,通过大量收集资料,阅读中外相关文献,对长江经济带的总体经济发展现状、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全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重点在于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 2022.10--2022.11: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2022.11-2022.12: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执行并对论文进行初步讨论和指导。
5. 参考文献
[1]黄庆华,周志波,刘晗.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6:92-101[2]陆大道. 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J]. 地理科学,2014,07:769-772.[3]陈修颖.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J]. 地理学报,2007,12:1265-1276.[4]曾浩,余瑞祥,左桠菲,丁镭. 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15,05:25-31.[5]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06:508-514.[6]刘伟.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02:131-135.[7]虞孝感,王合生,崔大树.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势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01:1-8.[8]罗蓉. 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 开发研究,2007,02:109-112.[9]马勇,黄猛. 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 经济地理,2005,03:298-301.[10]段学军,王合生. 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1999,05:10-1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