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24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推动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等互动关系日渐加强,国际金融环境极其复杂且变化快速。汇率作为对外经济交流的工具,其对一国的经济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地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面临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人民币作为我国履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其汇率稳固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外汇储备、金融开放等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但人民币汇率会因各种因素上升或者下降,若人民币汇率不稳定,波动幅度大,会不利于我国进出口资本和利率的核算,不利于进出口商及时报价和迅速做出买卖决议,会使贸易活动反常进行。了解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可以更有效的稳定人民币汇率。
2005年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向盯住一篮子货币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改革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出现升值,人民币对美元从即日起升值 2%,即 1 美元兑 8.11 元人民币。2010年,我国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上又有了新的举措,改革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再一次扩大。2015年8月中国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发生了连续的大幅度贬值,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加入特别提款权,这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研究内容: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汇率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研究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考虑到汇率影响因素分析的复杂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受哪些因素发生波动。首先总结过往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与现状,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其次通过汇率的决定理论对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选取指标数据通过EVIEWS将影响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各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对未来汇率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以下是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和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Summers和Heston(1991)在商品价格数据库的基础上,对该数据库里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人均收入与汇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的结论。Luanne(1994)提出了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所谓自然均衡理论,就是剔除了影响汇率的周期性的、投机性的因素,同时也不考虑外汇市场的干预最终形成的能够使一国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中期实际汇率。Wang和Tong(2008)应用由国际比较项目小组启用的一套商品价格标准,他们测算出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民币的币值被低估,幅度在10%左右。Clinc(2010)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预测,他使用的是基本均衡汇率模型,从他的估算结果不难发现2009年人民币汇率低估程度大约为32.8%,相比2008年有很大的上升。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2017年11月30日前阅读大量资料并完成开题报告;
2017年12月1日-2018年3月18日 撰写初稿并完成中期检查;
2018年4月23日 上交初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