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2-09-03 22:36:22

全文总字数:273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经济创造能力显著增强,逐渐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但随着全球制造业格局的转变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遭遇他国反倾销反补贴案例急剧增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有所削弱。较之从前,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在挑战颇多的当下是上升或是下降还未有定论,而中国制造业厂商在面对形势紧张的国际大环境中该采取何种措施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制造业成本研究上的空缺,突破了成本在生产范围内研究的限制,为研究其他行业贸易成本作了铺垫。与此同时,探索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未来走向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厂商制定和更改新时期贸易战略计划,挖掘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中国厂商避开贸易雷区,最大限度上节约贸易成本,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维持并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善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运输工具、政策优惠、互联网发展和意外事件四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在贸易成本的测度上,本文首先集中2001-2015年数据,对这15年来制造业贸易成本的走势进行初步分析,接着详细介绍Novy(2013)改进的引力模型,然后对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及处理进行解释说明。由于数据繁多且具有复杂性,本文将以中美之间的制造业贸易为例,利用2001-2015的相关数据测度中美制造业贸易成本,并从政府和出口商两个角度对测度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在完成第一步贸易成本的现状分析和测度之后,本文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引入四个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四个变量对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大小的影响程度,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内外学者大多使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成本进行了测度,也有学者从本文提到的四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四种因素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在中国贸易成本测度方面,钱学锋和梁琦(2008)使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与G-7之间的双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认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税等价的贸易成本都已经低于50%;许统生等(2011)借助改进后的Novy引力模型对与OECD十四个贸易伙伴的制造业贸易成本进行测度,认为在1997年到2007年之间,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其中高级型制成品贸易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盛朝迅和黄汉权(2016)比较了中美制造业成本,发现总体上来说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高于美国,美国的制造业回流速度加快。焦晓松等(2017)同样使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最终发现2005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与伙伴国双边贸易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农产品贸易成本高于制造业产品贸易成本。

在本文研究的四类影响因素方面,不少学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刘哲(2017)从运输成本与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制造业产业转移,认为企业规模直接导致贸易过程中物流方面的差异,物流软件供应商应在物流信息系统的多样化发展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Yu和Zhang(2017)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到中美双边投资条约不仅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贸易也有正面作用。冯宗宪等(2017)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说明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近几年中国贸易成本逐渐下降。李金城和周咪咪(2017)从互联网发展水平的角度研究中国贸易,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可以成为一国出口比较优势的来源。向林等(2016)对美国337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直接证明了中国制造业贸易过程中面对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出口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同样的,孙树伟(2017)分析了我国遭遇反倾销现状与原因,间接地说明了中国制造业贸易中反倾销税收成本的增加。由于不同因素导致成本不同方向的变动,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的总体趋势无法简单得出,需要进一步将影响因素细分成不同板块,比较影响程度大小,从而判别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的发展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2017年11月10日完成选题工作

2.2017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18年3月18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