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产业发展一直是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推动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处在发展阶段中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长江三角洲服务业稳步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长江三角洲各个地区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一直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我选择这个题目,意在根据各个地区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比较它们之间的发展差异,研究分析影响各个地区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因素,深入了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采取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对策,来缩小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对于长三角地区转变经济方式、协调产业发展、指导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等有重大现实意义。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长江三角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2、长江三角洲三大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及差异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
国外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服务业的份额逐渐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推动经济的增长。有关生产性服务业在大都市的空间分布研究,国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大都市的分布特征、变化,如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费城、蒙特利尔、法国的德方斯,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中在CBD,并向周边地区扩散,但又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集聚,导致多中心城市出现。
Scssen S(2001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城市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现全球运营的关键。Coffey(2000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发展不均衡,在区域、国家、国际上,生产性服务员都倾向于大都市,大都市成为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发展的高地和就业比重较高的地区,非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处于相对劣势。D.Keeble amp; L.Nacham(2001年)发现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全球城市体系的依赖,它们集聚在国际性大都市也与这些企业需要获得进入全球网络的资格有关。Knaap(2011年)发现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依赖于城市的等级序列。Rolf Stein(2002年)研究证明,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大都市的市中心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金融和商务服务业等成为城市中心的主导产业。Brita Hermelin(2007年)分析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机理,认为集聚有利于获得专业化劳动力、同类型企业的支持性服务,选址在著名的服务业集聚区,对于提高企业的声誉、降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有利的,最终有利于维护长期的客户关系。Guerrieriamp;Meliciani(2003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量在服务业中增长率最高,增长最多。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27日,确定论文题目。
2022年11月28日-2022年1月15日,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翻译一篇外文文献,提交指导老师查阅。
5. 参考文献
[1]栾贵勤,高志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开发研究,2012,(4):59-62
[2]吴三忙,李善同.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2,14(6)
[3]沈玉芳,刘曙华.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结构与趋势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4):57-6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