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间贸易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23 10:20:4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异常复杂的外部局势,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突出,国内市场发展成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的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关键点是要实现国内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形成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投入产出关系。然而,国内地区数量众多,各地发展水平迥异。不同区域、城市群在国内大循环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哪些地区能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要着力点?这些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有什么内在作用?我国各区域间贸易会形成怎样的布局?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区域间贸易的视角出发,利用省际和城市群贸易数据,考察我国区域贸易特征、省际贸易特征,并集合时间、空间的双重因素,指明各地区之间贸易的演变趋势。根据资源分配的流通情况,进而探讨地区间的生产分工状况,明确各个区域、城市群在国内贸易大循环中所发挥的作用,甄别出有效的政策发力单元,以期为推动我国区域间贸易发展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本文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从区域间贸易的视角出发,利用省际和城市群贸易数据,分析我国区域贸易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趋势,具体包括五部分内容,分别是绪论、文献综述、区域间贸易的现状分析、区域间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趋势分析、结论与建议。

在绪论部分,在总结梳理本文的理论与现实背景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等内容。在第二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涉及到的关键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在第三部分,将对我国区域间贸易指标进行测度,并总结、提炼我国区域间贸易的主要特征。在第四部分,将从空间、制度等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区域间贸易的因素,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我国区域间贸易的演变趋势。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区域间贸易一直是贸易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从研究视角来看,既有研究从微观、中观、宏观多个层面对我国区域间贸易的特征进行了探讨。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来看,黄玖立等(2012)认为区域间贸易的微观基础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企业自身的异质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进入区域市场。中观范围内,李自若等(2020)分析我国各省的贸易特征演变,发现省内贸易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区域间贸易占比下滑。而立足全国性的宏观视角,范剑勇等(2021)指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功能存在差异,区域间、城市群之间的贸易联系弱的情况。

从对我国区域间贸易相关研究的方法来看,主要基于国际生产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如引力模型、全球价值链理论等,分析我国区域间贸易的贸易模式和影响因素。行伟波(2010)、商勇(2017)结合投入与产出关系,在引力模型、边界效应的框架下探讨中国区域间贸易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贸易存在较大的本地偏好,表现出不对称性、空间相关性等特征;地区间的贸易受经济规模影响,但无论是贸易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会对贸易产生积极作用。何雅兴等(2021)基于区域间贸易价值创造的视角,将境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纳入统一的增加值测算框架,并从中剥离出单一价值链分工和双重分工。从多维视角全面分析了中国区域双重价值链的嵌入特征。潘文卿等(2017)则从成本的角度解读,发现我国贸易成本呈现“邻近偏好”“腹地偏好”,并且贸易程度与贸易成本呈反比例。

近年来,随着绿色经济、碳排放等话题的兴起,结合我国区域间贸易与自然环境的研究也不断增加。针对黄河流域的诸多省份,钱钰(2020)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协调水平,发现黄河中上游省份耦合水平低,而下游省份耦合水平较高。赵忠秀等(2018)基于IRIO模型,研究了生产分割下区域间贸易的隐含碳排放,证明了东部沿海等地与东北、西北地区消费碳排放与生产碳排放的相反情况。在污染避难所的概念下,张友国(2015)发现,将要素禀赋理论与之结合,能很好的解释部分省份在污染避难所模式与要素禀赋模式下反复摇摆的情况,发现中国的贸易情况不利于实现碳减排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1、2021年11月底前——完成选题;

2、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黄玖立,冼国明.企业异质性与区域间贸易:中国企业市场进入的微观证据[J].世界经济,2012,35(04):3-22.

[2]李自若,夏晓华,黄桂田.中国省际贸易流量再估算与贸易演变特征研究[J].统计研究,2020,37(08):35-49.

[3] 范剑勇,叶菁文.国内贸易大循环:基于区域和城市群视角的考察[J].学术月刊,2021,53(05):65-7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