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城镇家庭多维度贫困测量与特征分析比较探究开题报告

 2022-08-07 09:15: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贫困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经济内涵。

由于长期历史遗留以及市场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威胁,中国农村贫困状况严重。

扶贫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常态形势下,仍然面临巨大压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在努力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时代背景下,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有效的精准扶贫。通过选取和设定多维度贫困标准,对城镇家庭贫困人口进行识别、测量,并对不同地区的城镇家庭贫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导致各地区贫困的关键性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精准有效的反贫困政策建议,为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精准脱贫的目标,进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言献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关于贫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贫困的度量和界定、贫困的影响因素、反贫困政策等方面。贫困测量的重要意义在于对贫困人口的准确识别,而贫困测量的方法也随着随着人们对贫困内涵的理解的加深而丰富起来。人们最初认为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造成的,将贫困与生存的需求联系,因此提倡用货币发来判定贫困,通过收入标准划定贫困线对贫困程度进行测量。比如中国2009 年与 2011 年的农村扶贫标准每人每年 1169 元和每人每年 2300 元,以及世界银行2008 年设定的国际贫困新标准每人每天 1.25 美元。收入标准的贫困测量法在扶贫实践过程中有其局限性,一方面表现在政策衔接和执行上,由于国家统计局瞄准经济上的贫困人口,不考虑劳动能力,而民政部确定的帮扶群体主要是侧重于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体,贫困人口识别机制上的不统一,严重影响减贫效果。(汪三贵,Alber Park,2010)。另一方 面 表 现 在 收 入 的 不 易观 测 上 ,汪三贵,郭子豪(2015)在对比建卡立档户与非建卡立档户收入时发现,建卡立档户中有将近一半的农户超过贫困线,而非建档立卡户中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收入低于贫困线。这表明农户经济收入变动性很大,农户的收入与支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实时跟踪,因而有可能存在误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收入低只是贫困的一个方面,不能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阿玛蒂亚.森关于能力集方法的论断为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森看来,贫困是对人的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或者说贫困的根源是能力贫困(sen,1999)。国内外学者对于多维贫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多维贫困指数构建的方法探究。Alkire和 Foster(2007)从能力理论出发,选取多个维度,先设定每个维度的贫困线,再将不同维度上的贫困加总,算出总剥夺维度数,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多维度贫困的临界值比较,通过双重界线法确定最终的贫困贫困者。第二,不同维度下多维贫困状况探究。多维贫困测量有三个经典维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2010 人类发展报告》,2010)。宋扬,赵军(2015)认为已有的很多文献中没有考虑家庭资源共享等情况测量出来的贫困率严重高估了中国的贫困水平,因此按照家庭的组成规模和人员结构而进行等值规模调整对我国贫困程度进行测量。第三,不同群体多维贫困测量探究。王春超,叶琴(2014)测量了农民工多维贫困的演进,王小林、尚晓援(2012)利用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儿童贫困,张雪梅,李晶等(2011)从收入贫困到多维贫困对妇女贫困问题展开研究,有的学者对国家贫困县、贫困山区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量(李佳璐,2010;吴胜泽,2012;刘伟,黎洁,2014),还有的学者对城市贫困状况给予关注,对城乡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对比(高艳云,2012)。众多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研究了中国贫困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从宏观来看,夏庆杰等(2010)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减少贫困具有关键性作用。但罗楚亮(2012)研究认为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消除贫困问题,甚至有可能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引致贫困增加。宋扬、赵君(2015)认为地区特征对贫困的影响显著,按中、东、西部分类,西部地区贫困最为严重;按城乡分类,农村贫困显著高于城市。从微观视角来看,更多学者研究了家庭特征对贫困的影响,Wang(2007)在分析中国城市贫困影响因素时,使用了probit 模型,并针对每一条贫困线都做了回归。结果发现,住户中有失业工人时贫困率更高。杜凤莲、孙婧芳(2011)认为初始贫困状态、家庭规模、60岁以上老人、6岁以下儿童、学生比重、户主教育水平对贫困有显著影响。章元等(2012)通过分析农户的市场参与程度,发现人口负担率高,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容易陷入贫困。也有学者从人力资本角度研究贫困的影响因素,王弟海(2012)认识到物质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降低贫困同等重要。章元等(2009)、王海港等(2009)认为基础教育作为核心人力资本对贫困有重要影响。程明望等(2014)研究认为健康与教育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性因素,但康对农户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更加明显。很多现有文献对反贫困措施进行了研究。宋扬、赵君(2015)分析了劳动收入对一个家庭脱贫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尽可能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是减轻贫困的重要手段。卢盛峰和卢洪友(2013)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09年数据研究发现政府救助通过挤出私人救助资源和“诱导”低收入居民依赖政府救助而未能发挥减贫作用。Wang(2007)认为低保制度确实能够减少贫困率,但是作用不明显。程名望等(2014)研究认为农村减贫应该重视贫困户人力资本积累,而在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之间应该更加重视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徐月宾等(2007)研究认为反贫困政策应该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提出了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以及新型开发式扶贫政策框架来共同发挥作用。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本学期第十三周)——参考阅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参考文献,与指导老师多次交流后,选定题目为不同地区城镇家庭多维度贫困测量与特征分析比较探究;

2.2022年11月30日前——从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写作提纲、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撰写开题报告并完成;

3.2022年3月17日前——完成论文初稿、配合指导老师完成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卢盛峰,卢洪友.政府救助能够帮助低收入群体走出贫困吗?基于19892009年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3,39(01):4-16.

[2]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低收入群体保护: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J].统计研究,2002(12):3-9.

[3]谢勇.中国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6(02):54-5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