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明显,国民经济快速提升,初步向四个现代化方向靠拢,农村地区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建设还是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医疗,卫生,教育等各种资源较为落后,而且这种差距不断地被拉大,为社会发展留下了很多问题隐患,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村是我国最为广阔的地区,农民是我国最庞大的人群,这三个问题事关全国发展大局,必须予以妥善解决。现在,随着工业的长足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保护和支持农业农村的条件和能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借鉴国外部分挂架在农村建设上的先进经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国内社会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局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农村地区落后局面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内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从传统的简单种植业向深加工型企业转变,围绕农业而兴起的二、三级产业都对农村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好农村基础设施,将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变得更有活力,社会开放程度增加,从而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可以极大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显著提升农村经济活力,有利于村级管理的良好实施。再次,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更多的是牺牲农村,发展城市,而如今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这一局面必然要改变,城市反过来支持农村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涉及到农村的财政,医疗,卫生,教育等体系的农村基础设施也必然要实现。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大省,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苏南地区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但从整体而言,江苏省内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固然先进,但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农村发展仍然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这已经严重制约了江苏省整体经济的快速进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江苏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目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并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发展对策。
具体来说,论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分析了研究背景以及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W.罗斯托(2012)将基础设施称为#8220;社会基础资本#8221;,他把社会基础基本视为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之一,他认为#8220;在起飞阶段以前的社会和起飞阶段的社会资本形成模式中,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必须用于运输和社会其他基础性支出。除了它们在数量上的重要性之外,他还总结了社会基础资本支出所具有的特征,即建设和回报期很长,一次性投资巨大和收益方式比较间接#8221;
世界银行家拉普丹(2013)在《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一文中提出,国家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支出属于公共支出,私人部门对公共产品的支出属于公共筹资,在确定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是公共筹资还是公共支出时,要考虑政府不稳和私人部门的相对关系,不能单纯的考虑用私人部门去代替政府投资建设,公共支出应首先集中用于私人市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一在2022年2月完成论文的初稿与中期检查
二在2022年4月完成论文的修改并提交修改稿,提交外文文献和译稿
5.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景永平.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93.
[2]牛凯.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2.1.150.
[3]贾长杰.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促经济发展[J].现代商业,2012.20.26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