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就业开题报告

 2022-08-14 09:46: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形式。近年来,人工智能正在以不容忽视的速度进行发展,并且对就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从 20 世纪四50 年代开始,1956年由约翰麦卡锡等人组织参与的达特茅斯会议被看作是开创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先河。要想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各方面的影响,就要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及其在现阶段的应用领域。目前,对于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各界学者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MIT 电气工程领域通过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有机整体,其通过模型建立关于思维、感知和行动的表达系统。而我国学者对人工智能进行了以下定义:人工智能是为了实现特定任务目标而创造的、能够表现出与人类能力相似水平的技术。人工智能正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要对人工智能保持客观的认知,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卢德主义。

国务院在 2017 年 7 月印发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近期的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也具有多重典型应用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指挥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等方面发挥更好的支撑作用。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更为迅速,从而引发科技的重大变革,也会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就业各方面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加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以应对其给企业和劳动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三大产业的影响

  1. 、农业

  2. 、制造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有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两种。就替代效应,一方面是由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会造成传统企业的灭亡,劳动岗位消失,进而造成就业的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产业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曹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降低自动化成本,从而导致其产生替代效应。

    就补偿效应而言,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较高时,产品的成本下降会导致对产品的需求增多,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增加了非自动化任务的劳动力需求,Acemoglu、Restrepo( 2016) 将其称之为生产率效应;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自身带来了新岗位新任务对劳动力的需求,即所谓的补偿效应; 最后,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替代一部分从事简单、重复等任务的劳动力,但是其无法替代高社交频率以及创造性强等具有劳动比较优势的任务,例如工程师、设计师、心理医生等等,这些具有劳动比较优势新工作、新职能的产生是相对于替代效应的强大反作用力,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替代效应带来的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和破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4.5 初稿

    4.6-4.30 修改

    5.1-5.10 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曹静,周亚林.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8 ( 01): 103-115.

    2. 陈明真.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经贸导刊,2020(06):181-184

    3. 邓洲,黄娅娜.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影响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07):99-1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