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教育的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2017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6 17:44: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报告中提到了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11月11日,习近平主席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了要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国家稳定持久发展的基石,是国家改革开放围绕人民的最终目的。幸福感源自自身的主观认知,对多数人来说,幸福感与自己的社会财富、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息息相关。如今在我国贫富差距大是很严重的社会现象,对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社会维持安稳状态都造成一定威胁,势必会影响到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古代的科举制度帮助贫寒书生改变命运,现代社会虽已普及义务教育,但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供养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越来越大,且毕业生就业难也是严峻问题,因此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向上流动越来越困难,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因此,代际流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着一定联系。代际流动是指父代与子代社会地位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说明代际流动越差,社会阶层固化。本文主要从父代与子代的收入和教育两方面切入,通过实证研究来衡量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和教育的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体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引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黄嘉文(2016)研究收入不平等与幸福感的关系发现,中国的收入不平等会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诱发个人情绪的嫉恨不满等情绪,导致居民降低幸福感,而公共资源投入对幸福感影响不大。有许多学者关于代际流动进行了相关研究,李力行、周广肃(2014)发现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增加,父代收入对子女收入有正向作用,社会流动性不断减弱,加剧了社会分层,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陈琳(2016)提出高收入的父代投资能力更强,因此子代人力资本相对更高,父代通过寻租为子代直接提供高收入的机会。学者研究结论大都为代际流动在社会发展中变得越来越弱,社会阶层固化成为严肃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到居民主观幸福感。

在教育方面,李云森、齐豪(2011)发现在农村地区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儿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父亲的教育水平对女儿有正向影响,并且母亲教育年限对子女是否接受10年以上教育有正向作用。乐志强(2020)对教育的代际流动做出了详细研究,教育程度更高的家庭有着更强烈的教育培养子代的动机,会提供更高质量对教育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收益率相对较高,较高的收益率使代际流动减小,因为高收益率会使更多家庭投入教育,此时家庭的社会资源就发挥作用。王慧(2020)研究得出收入水平与教育程度与居民幸福感呈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教育程度与幸福感的关系还受到收入水平因素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低。

还有许多学者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如汤凤林、雷鹏飞(2014)研究表明公共支出总量、教育支出提高了居民幸福感;陈刚(2013)实证发现追求经济“保增长”的我国导致的通货膨胀显著降低了居民幸福感。可见许多宏观经济政策都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那么教育和收入的流动必然也会影响居民幸福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题目:收入与教育的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2022的实证研究

研究背景:从代际流动角度研究对幸福感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目前还较少,本文将在过往学者们的直接或间接研究结果中学习,填充相关研究,为幸福感的提升提供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马振清,刘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深层逻辑联系[J].国家治理,2017(44):45-48.

[2]黄嘉文.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社会,2016,36(02):123-145.

[3]李力行,周广肃.代际传递、社会流动性及其变化趋势——来自收入、职业、教育、政治身份的多角度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4(05):11-22 15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