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13 15:21: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变革不断,民间金融机构逐渐兴起,民间借贷也逐渐被人们熟知并且接受,其进一步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传统的银行信贷并没有同步迅速发展,面对巨大的金融投资需求,民间借贷及时的出现了。民间借贷最早出现在南方发达地区,随着民间资本越来越大,中小企业业主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个别开放城市尝试让这部分#8220;民间资本#8221;与中小企业对接,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民间借贷是通过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可以吸引社会中的闲散资金,促进资源配置。同时,民间借贷还具有便捷性和灵活性,资金需求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手续,及时的获取资金进行金融投资。当然,民间借贷的发展还并不成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难题,对于民间借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分析。选择这个题目,是出于对民间借贷这一领域的兴趣,希望能通过一定的研究了解并理解我国民间借贷产生的意义及活跃的原因,分析我国民间借贷面临的现状及问题,从而进行对应的对策研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民间借贷的产生的背景、运营模式、活跃的原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解决对策。主要从我国当前的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入手,研究民间借贷的产生背景,然后将其与传统银行借贷对比,介绍其运行模式的特殊性。阐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存在有利的一面之后,再具体从社会发展、金融行业发展、制度变革、民众金融需要等方面研究我国民间借贷产生并活跃的原因。接着分析我国民间借贷现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发的严重后果亟需引起重视。最后针对各个问题从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民间借贷的特点。2、从多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民间借贷活跃的具体原因。3、我国民间借贷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4、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写作提纲:1、介绍何为民间借贷及其产生的背景。2、从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背景引申出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3、分析民间借贷的特点及其活跃的原因,分段从国家政策变化、中小企业融资需要、与传统的银行信贷进行对比等角度具体阐明其优势及出现的必然性。4、介绍我国的民间借贷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从产生法律纠纷、存在利率风险、与竞争压力等角度结合实例具体分析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一些问题。6、针对问题分别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一直以来,有关民间借贷及其合法性、合理性,都是企业界与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史晋川(1997)强调民间金融业的兴起与发展是在传统国有金融体制的深化难以有实质性推进的情形下,我国国民经济市场深化所引致的结果。民间金融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张杰(2000)关于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的研究,从金融制度结构变迁的角度认为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解除不能依赖于现有的国有金融框架,而要寻求以内生性为特征的金融制度创新。而民间金融恰恰具有对民营经济的内生性支持的特点。杜朝运(2001)认为,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一直被认为是制度的唯一合法供给者,其他的制度创新,未得到政府的允许和推广之前,都被认为是非法的而加以制止。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对绝大部分经济资源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个人和自愿团体几乎不具备制度创新的空间。改革开放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逐步弱化,附着在经济资源上的权利已不再单纯为政府所有,相当一部分被转移到私人部门手中,多样化权利主体的产生为市场得以运作创造出必要的前提条件,市场化的环境能够为响应获利机会的自发行为提供相当的制度创新空间,使得个人或团体有可能构建一些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制度,民间金融的兴起就是市场经济诱生的一项制度安排。林乐芬、林彬乐(2002)认为,我国民间金融的形成是同我国的金融制度安排紧密相连的,是体制内金融制度所提供的信贷工具不能适应体制外产出增加的金融需求而不断内生出来的,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任旭华、周好文(2003)认为,金融制度供求失衡,意味着现存制度下的巨大利益空间。而当现存制度存在巨大的难以开发的潜在利益时,必然存在制度变迁需求。因为制度变迁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制度供给不足,满足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孕育着丰富的制度变迁收益。民间金融正是因其激励效率高,运作灵活,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以及所有制关系对称等而成为市场机制诱生的一种制度变迁。杨敏科(2004)认为民间借贷是指未被政府所登记、监督、管制,形式上较为隐蔽的、半公开或不公开的自发性金融活动。这种金融活动脱离我国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和人民银行监管之外,不为各类统计报表所记录,在正式金融体系的会计条目中得不到反映,也不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纳税的金融活动。郑畋、王龙锋和肖云(2006)认为,所谓民间借贷泛指个体、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它是尚未纳人政府监管的、未取得合法地位的金融形式。

国外:国外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也有一些成功的实践。麦金农1973年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假说(financial repression hypothesis)与市场分割假说(market segment hypothesis)揭示了民间金融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Kropp(1989)认为,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是同一国家中同时并存的,相互割裂的,正规金融处于国家信用和相关金融法律控制下,而民间借贷则在这种控制之外进行运转,二者利率不同、借款条件不同、目标客户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借贷资金不能跨市场流动。Krahene和Schmidt(1994)认为,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之间的区别在于交易执行所依靠的对象不同。正规金融活动依靠的是社会法律体系,而民间借贷活动则依靠的是社会法律体系以外的体系。Stiglitz和Weiss (1981)的信贷配给模型将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引入信贷市场的分析框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为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认为,银行的预期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与贷款风险,如果贷款风险独立于利率水平,借贷市场上供求均衡时的利率水平可以使银行的预期收益最大化,银行无需进行信贷配给。由于不完全信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结果,当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的提高将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或者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此时,利率的提高可能是降低而不是提高银行的预期收益。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但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上对贷款者实行信贷配给,即使可贷资金剩余,银行也会出现#8220;惜贷#8221;倾向。以上论述表明,即使没有政府的金融抑制政策,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配给也会作为一种均衡现象长期存在。青木昌彦(2001)指出在整个的经济活动中,私人治理机制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各种合同关系主要是靠私人秩序所形成的各种制度来治理,而不是通过#8220;法律至上论#8221;(legal Centralism)来解决。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此次研究计划欲分以下几个个步骤:

2022.11.1-2022.11.23进行整体规划,确定选题。根据选题以及我国现有情况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对研究内容做出一定的分析和预测。

2022.12.1-2022.12.31 完成开题报告。考虑到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分析出我国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在对我国民间借贷有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分析现状,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022.1.19-2022.3.19 完成初稿。研究参考资料,根据选题所确定的范围,了解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参考文献,合理总结,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杨汝岱,陈斌开,朱诗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11.

[2] 席月民.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问题及其法律对策[J].山东:山东政法学院,2012.

[3] 高孝欣.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与规范化研究[J].湖南: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