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0年4月19日, 沪深300指数期货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 终于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成功上市。沪深300指数期货一经推出, 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就成为证券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理论上,由于股指期货交易具有成本低、杠杆倍数高、执行指令速度快等优点,交易活跃,因此相对于现货市场应当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随着我国期货市场交易机制日趋完善,沪深300指数期货是否如海外成熟股指期货市场一样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热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主题是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于股指期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这两个关联度很高的市场,影响它们价格波动的主要信息是一致的。但是两个市场对于信息的聚集和反应能力却不一样。率先聚集信息并反应到价格上的市场便成为发现价格的先行者,另一个市场甚至会因为先行者价的变动而变动价格,即会将先行市场作为自己的信息源。因此,率先将信息反应到价格上的市场就被认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为研究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否对期货市场具备该发现功能,本文拟采用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对上市以来沪深 300 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将选取IF1506的价格作为期货价格。考虑股指期货比现货早开盘15分钟、晚收盘15分钟,本文将剔除这30分钟的数据,以保证期货数据和现货数据的一致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Garbade 和Silber (1983)最早建立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相互联系的动态模型来刻画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在价格发现功能中作用的大小。随后, Kawaller和Koch (1987)采用三阶段最小方差回归方法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1984年和1985年间的每分钟交易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期货价格领先现货价格的时间为20分钟至45分钟, 而指数价格仅仅引导1 分钟左右的期货价格变化, 领先-滞后关系稳定地存在于不同的交易日和不同的期货合约检验之中。Brooks等(2001)用VAR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同时研究了FTSE-100 指数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期货价格的滞后变化有助于预测现货价格的变化。虽然研究领先滞后关系可以证实价格发现的存在性以及影响的方向性, 却难以量化每个市场对价格发现的贡献。为解决价格发现的量化问题, Gonzalo和Granger(1995)、Hasbrouck (1995) 分别提出共因子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此后, Baillie (2002)以及Hasbrouck (2002)对信息共享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给出了价格发现的量化方法。Harries等考察了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地区交易所进行交易的美国股票的价格发现。
肖辉和吴冲锋(2004)应用SP500指数期货高频数据分析了股指与股指期货的日内互动关系,结论表明,股指期货的先行时间明显比股指的先行时间要长,股指与股指期货对不同类型信息的反映速度是不一致的。刘博文(2008)、严敏和巴曙松(2009)等学者, 研究了沪300股指期货仿真合约的价格发现能力, 发现我国股指期货价格发现效率低于股指现货。文先明(2010)研究了沪深300 期货仿真交易的价格发现, 研究表明仿真合约的价格发现没有达到成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水平。
综上,海外成熟市场股指期货价格发现的研究表明, 股指期货价格往往领先于现货价格, 在价格发现中起主要作用。然而, 国内学者对于沪深300 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研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 发现我国的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对现货价格影响不大, 还不具备价格发现的功能。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时间不长, 有关其价格发现功能的系统研究目前还不多见。因此, 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的发现功能如何表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下旬,理解论文题目的内涵,初步拟订查阅文献的计划;
(2)2022年12月中、下旬,查阅相关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2月,熟练掌握论文涉及分析方法,收集数据;
5. 参考文献
[1] 华仁海,刘庆富.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能力探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
[2] 戴晓凤,贺亮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内价格发现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