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既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地位,亦要求该领域规范发展。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巨大,三四线城市小额信贷需求旺盛,潜在市场容量高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信用卡额度低,几乎没有其他消费金融形态;个人信用记录缺失多,未来可释放极大信用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对消费者的行为的影响。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首先,介绍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基本特点以及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回顾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并针对典型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国内与国外的背景分析。然后,对现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正面分析和反面分析。最后,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出短期与长期的建议。
本论文的写作提纲如下: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胡光志、周强(2014) 认为近期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引发了学界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密切关注。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显然,构建相对完备的互联网账户安全保障制度、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制度及互联网金融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等正是克服这些困境的重要途径。
王静、邢成(2014)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商业模式的变化比经济周期的波动给各行业带来更大冲击。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投融资需求缺口的存在,金融消费产品的不断丰富唤醒了消费者潜在金融意识。金融消费者需要的是金融功能的增进与实现,而金融功能的着眼点在于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因此银行业变革势在必行。商业银行应当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嵌入金融消费者生活场景的金融场景,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金融服务升级,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潘斯华(2014)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量的网络金融产品迅速涌入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者的多项权利如消费选择权、平等交易权、结社权、监督权得到更好的实现,但同时知情权、安全权、隐私权、求偿权等权利更易遭受侵犯。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从健全法律框架、完善监管体系、畅通投诉受理途径、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等方面入手。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1-2022.12.31,撰写、修改、提交开题报告。
2022.1.19 -2022.1.25,撰写引言。
2022.1.25-2022.1.30,撰写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必要性和历史过程。
5. 参考文献
[1] 叶校均. 邓敏宁. 冯银仙.互联网金融下消费者行为研究.财经纵览_财政金融.2015(29)
[2] 王静、邢成.互联网金融:消费者行为变迁及银行变革.2014(9)
[3] 胡光志; 周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专栏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2014(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