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对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于如何构建适合一个公司战略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是股份制公司产生后出现的,但是股份公司本身并不会产生代理问题,只有当股份公司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后才会产生代理问题,进而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国内理论和实务界也逐渐认识到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合理是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低下的主要根源之一,而决定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即是股权结构,因此本文选择在交易所占有较大比重且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竞争性较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股权结构为研究视角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我想深入解释股权制衡的含义,通过各股东持股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而公司的经营业绩我将选择资产收益率和权益收益率来衡量。
其次,我将建议模型,考虑进其他一些影响公司业绩额因素,例如财务杠杆,员工薪酬,公司规模等。
在搜集了足够的数据资料后,我将通过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股权制衡和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影响,从而为不同行业类型的公司设计出最好的股权结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股权制衡是指控制权由几个大股东分享,通过内部牵制使得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企业的决策,达到大股东互相监督的股权安排模式。股权制衡可能带来有利的经济后果,表现为抑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掏空行为和提升监督水平。
Bennedsen等分析认为,为防止单一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有必要引入多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黄渝祥等指出,股权制衡是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使得各大股东有能力,也有动力从根本上抑制大股东的掠夺,形成互相监督态势。但是,股权制衡也可能导致不利的经济后果,表现在#8220;共谋#8221;、#8220;搭便车#8221;和#8220;谈判难#8221;方面。大股东之间可能更加倾向于共谋而不是互相监督的方式,此时,股权制衡就无法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对管理层的监督是一个公共品,大股东之间存在搭便车的动机,最终造成监督不力。另外,由于各大股东看法不一致使得一些具有正净现值的项目被放弃 造成投资不足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选题
2022/12/30开题
2022/2/28 初稿
5. 参考文献
【1】黄渝祥 孙艳 邵颖红 王树娟. 《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研究》 J . 同济大学学报2003
【2】刘星 刘伟. 《监督 抑或共谋?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
司价值的关系研究》 J . 会计研究 200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