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9 10:08: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的增长与金融的发展密不可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作为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发展农村金融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进而缩小贫富差距,缓解城乡矛盾。发展农村金融势在必行。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信用体系匮乏、基层政府功能缺失等问题,我国农村金融信贷结构失调、投资产出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且使其呈现出典型的滞后效应。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分析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目前取得的成就上,针对现有的问题,探索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使其能够为全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思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研究,包括市场供求关系、金融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等;

2.研究现今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对于农村金融的定义一直处于探索与讨论阶段。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者认为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主要观点有:农村金融#8220;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8221;;#8220;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8221;;#8220;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8221;等等。随着我国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这种定义被认为不能准确地表达农村金融的真正内涵。熊德平(2007)指出这种定义不仅掩盖了农村金融的自身特性,而且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对#8220;农村#8221;的指向不明,二是对#8220;金融#8221;的理解流于形式。《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发展课题组,2008)中提出,农村金融在我国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各种金融服务,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即民间金融。

发展农村金融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吕勇斌等(2014)指出制约农户脱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缺乏资金且难以进入农村正规金融市场,而农村金融正是一种为贫困农户提供资金要素的重要途径。谢金楼(2016)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证实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的发展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将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王国敏,李佳(2016)选取 1998~2014 年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通过研究表明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均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且呈正相关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更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阐述研究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与意义;

2.通过分析江苏省农村金融的现状(市场供求关系、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信贷规模、金融产品种类等),探讨其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及存在的问题;

3.采用比较与归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有关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得取其优点来完善自身的不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02:8-13.

[2] 吕勇斌,赵培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反贫困绩效:基于2003-2010年的经验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4.01:54-60 111.

[3] 谢金楼.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模拟与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16.02:103-1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